小編的硬廣推薦:

大概是前年吧,小編11帶着一雙洗淨的涼鞋去見一個做公益的友人。友人讓我把自己閒置的鞋子拿來,她毫不介意作它的新主人。我們約見的地方是一家素食餐廳,那裏正在舉辦一場公益講座。那便是我第一次見區老師,也是第一知道“鹽寮淨土”,第一意識到“簡樸生活”的滿足與幸福。

時隔兩年,區老師再次來到昆明。

來源:綠裏Greenin

(微信號:Greenin2016

人的最低需求是要維持生命、感覺安心,我做到了。快樂不是因爲擁有的多,而是需要的少。

今天社會的價值觀是『愈多愈好』,鼓勵人們消費,現代人一旦無法滿足慾望和貪念,就會感到煩惱痛苦。我提倡簡樸生活,『愈少愈自由』。

——區紀復

他明白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一直在過着我們都欲尋找的——迴歸簡單、迴歸自然、迴歸內心真正快樂的慢生活。他是臺灣花蓮「鹽寮淨土」的創始人。

「鹽寮淨土」的意義:「鹽」是消毒、防腐、調味,發揮一點對社會上腐化的防止與價值觀的調整作用。「寮」是簡單的房舍及設備,迴歸自然簡樸的生活,關心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淨土」是名詞也是動詞,生活中思想行爲皆有所修行的淨土,也是淨化身、心、靈,追求未來的淨土。

這個七月,就讓我們在“慢”的鄉村裏,與區老師一起學習並體驗一種不一樣的生活。

愈少愈自由

簡樸生活營

7月12日-13日(週三、週四)

雲南·昆明·團結·大墨雨村

讓我們迴歸自然的簡樸生活

嘉賓簡介

區紀復

臺灣花蓮「鹽寮淨土」創始人

度出世的生活,卻有着入世的關懷

1941年生於澳門,畢業於臺大化工系,留學瑞士攻讀高分子化學,1973年回臺服務於臺塑企業研究部門。1983年辭去工作,環遊世界並參訪各地的環保及仁愛工作。1988年在花蓮創立「鹽寮淨土」。

區紀復生活極簡單,對日常所需再三反省後,留下幾件簡單的電器用品:爲開放生活體驗用電燈,爲與人聯絡有電話,爲保存食物而有冰箱,爲了解颱風狀況而有收音機。計算機、電視、冷氣機、洗衣機、瓦斯爐、電飯鍋等等都放棄。生活以挑水、撿柴、燒竈、種菜,採野而食爲主,甚至到批發市場撿拾蔬果。

黃秀娟

臺灣人

出身於純樸的山城苗栗客家村

父親是五〇年代從中國經香港到臺灣定居的新移民,有着傳統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涵養,而母親是苗栗村土生土長的農婦,有着濃厚的鄉土情感,終身固守苗栗家園。

受父母雙親的影響至深,在父親那裏感染了閱讀的愛好,從母親身上傳承了堅韌的生命力,爲後續「鹽寮淨土」簡樸、自然、靈脩生活的理想人生奠下基礎。

以往簡樸生活營的活動

1994年9月到「鹽寮淨土」體驗簡樸生活四個月,接着跟隨區紀復到世界各地體驗簡樸、自然、靈脩的生活方式一年,旅行結束後留在「鹽寮淨土」跟隨區紀復生活學習六年,二〇〇〇年與區紀復結婚,共組鹽寮簡樸家庭,一起繼續往大同村努力。

麗日之夏

報名須知

人數爲保證質量,名額爲15人,額滿即止。

報到時間7月11日(週二)晚19:00

費用280元/人,含課程費用、導師費用、兩天的餐飲茶歇、兩晚住宿費、場地費、材料費和後勤保障服務等(說明:住宿爲四/六人間,公共衛浴)

報名方式請於7月10日21:00前發送“簡樸生活營+姓名+人數”至電話/微信180 8832 1642,主辦方收到報名信息後會儘快給報名者回復確認信息,收到確認信息後,報名者需將工作坊費用轉至支付寶:[email protected] (賬號戶名:李婷婷),報名以收到報名費爲準。

住宿環境

四/六人間

大牀房

聯合組織方

綠裏GREENIN

可持續生活方式倡導者

致力於傳播與分享可持續生活方式

探索與鏈接可持續生活社區

關注可持續建築|可持續時尚|可持續生態社區

麗日GooDay

麗日,意爲明媚的陽光,亦爲美好的日子。麗日永續生活中心, 於2015年10月成立,位於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辦大墨雨村,中心現有二十餘畝山林果園、三個彝族民居院落、周邊耕地及活動空間。運用永續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永續生活的實驗和體驗,包括自然建築的客房、本地當季食材的餐飲、綠色友善的農耕園藝和可持續生活相關的教育體驗活動,期望帶動更多生活轉型的朋友共創生態社區。

昆明蝸牛行

在急速變化的城市裏,停一停,想一想,慢慢行。這便是昆明蝸牛行誕生的緣起。在現代高速發展的城市裏,究竟我們要走向哪裏?答案在路上尋找,我們知道生活就如未知數“x”一般,它有很多種可能,這種可能來源於一畝三分田,來源於溪水邊,來源於逐漸消逝的傳統,來源於放慢腳步、細心品味,來源於孩子般的簡單、純真,來源於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來源於內心深處的自我審視!如果用幾個字來形容,就是過着簡單而有創意的慢生活。

編輯協作:

或或

上海浪蕩中

我相信理解的力量

點擊

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