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守信等人第二天便称病辞职,递交了辞职书,赵匡胤假意挽留,他们一再坚持,当天就解除了他们统领禁军的兵权,派出做节度使,其他军职则另选一些资历较浅、威望不高、易于驾驭的将领担任史称“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和其他兵变不同之处就在于因为赵匡胤在后周统帅禁军期间,素得军心,得到军士们的拥护,不像其他兵变,会激起其它将领的反对,造成后期的内战厮杀,一旦开战必定生灵涂炭,幸好这一切没有发生。

欢迎小朋友们查看星河讲历史的早晨分享,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
【春哥读史:这半年多,春哥潜心读史,研究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越来越觉得历史的魅力所在,从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历史事迹里面无不浸透着人性的善恶、看待世界的格局、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际遇。春哥决定以自己的笔触再次叙述唐末到明清的历史,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度一段珍贵的记忆。】
“陈桥兵变”这件事情的发生放在五代史中一点不奇怪,因为之前发生过许多次,一些拥兵自重的将领,往往在老皇帝死后,新皇帝很小就会兵变上位,归根到底这是因为封建制度强调的武力征服,谁有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不听话就咔嚓一下,换了朝代。
“陈桥兵变”和其他兵变不同之处就在于因为赵匡胤在后周统帅禁军期间,素得军心,得到军士们的拥护,不像其他兵变,会激起其它将领的反对,造成后期的内战厮杀,一旦开战必定生灵涂炭,幸好这一切没有发生。
还有一点,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帮铁哥们,逐渐成为高级将领,也想更上一层楼贪图富贵,他们沿袭五代以来将帅拥戴之风,以赵匡胤为自己的靠山。
宋太祖赵匡胤懂得将帅们的心理。他在即位的第二天,就晋升一批禁军的高级将领但宋政权建立以后,如何才能保持一个稳定和统一的政治局面,这是赵匡胤集团所关心的问题。
赵匡胤吸取五代的经验,认为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就必须集中军权,把分散在将帅们手中的兵权收回来。
在丞相赵普的谋划下,赵匡胤演出了一幕历史上著名的的戏剧——“杯酒释兵权”。
这一年的七月初九日朝堂议事结束之后,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进入后宫共同饮酒,到了后宫就是自己人,除去朝服,换上便服,兄弟之间开怀畅饮。
边喝酒边聊天,回忆征战沙场的往事,彼此哭哭笑笑,哭的是有些兄弟没有看到好日子,笑的是现在生活安定了,“大哥也做了皇帝,我们大家也都成为一品大员,大将军了。”
一喝就到了半夜当饮酒将醉时,赵匡胤轻声对他们说:“各位兄弟,我如果没有你们大力支持,决不会有今天。你们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是我现在觉得做皇帝也太艰难,还不如当个地方官好。我每夜都不能安安稳稳地睡觉。”
石守信这帮兄弟起初不明白赵匡胤的真意,就问:“这是为什么?”
赵匡胤答道:“皇帝的位置,谁人不想要?”
石守信这才明白,慌忙说:“你怎么说这个话,如今大局已定,谁敢有异心?”“大哥,您说话,是不是觉察谁有反叛之心,我们帮你削了他。”
赵匡胤摇摇头,接着说:“不,我相信你们肯定是无意的,但是你们的部下要想富贵,一且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不愿做皇帝,能行吗?”他说出的就是陈桥兵变的场景,这几位都是亲历者,不久前刚刚发生,记忆深刻。
石守信等人吓得涕泣叩头,连说不敢。酒也吓醒了,回去之后,一般人都去找赵普,知道赵普和赵匡胤一条心。
赵普也在家等着他们,这帮武夫也不想想,半夜了赵丞相在家里没事喝茶等他们,那时候没有电话微信,如果没有事先约定,怎么会这么巧。赵普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明天就将兵权交上去,我保你们一世富贵!做个地方官,自己说了算,何乐而不为呢?当年打仗想的就是这个结果啊,吃喝不愁,不用在朝堂上担惊受怕,你们真是好福气!”这群手握重兵的兄弟都明白了,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
石守信等人第二天便称病辞职,递交了辞职书,赵匡胤假意挽留,他们一再坚持,当天就解除了他们统领禁军的兵权,派出做节度使,其他军职则另选一些资历较浅、威望不高、易于驾驭的将领担任史称“杯酒释兵权”。这是消除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而采取的一个政治举动。
公元969年,赵匡胤故伎重演,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劝使罢镇改官,以消除藩镇割据的隐患。
宋太祖一举集中了精兵禁军的全权,从此便可从容地派兵遣将去完成统一国家的事业了,应该说这在中外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和平交接兵权的例子,具有典范意义,可惜后世模仿不来,明成祖朱棣就是要释兵权的时候反了,这当然是隔了朝代的事。
春哥评述:宋太祖的做法比后世那种动不动削藩造成天下动荡要文明得多,一杯酒,一席话,互诉衷肠,贴心贴肺,乖乖地就把兵权都交了,当然这有个条件,就必须是深得人心,拥有绝对的权威,如果是一个对抗的将军,那一定是祸起萧墙,逼急了先反了再说。
今后我们一定会给大家分享不同的观点,让你走进历史的海洋,非常感谢你们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