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途:独角兽瑞幸咖啡

企业融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债权融资,一种是股权融资,这两种融资都是不排他的,就是你给融资我也可以给,你投资我也可以投。所以,这两种融资都是企业扩张的有效途径。

擅长债权融资的企业里,没有独角兽。我们见到的大多数企业都是找银行贷款把公司做大,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负债率无比大,甚至做到许首富的大于100%,即便有永续债这样的类股权融资,终究是要还钱的。企业一生中唯一一次股权融资,就是上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股权融资作为一个众乐乐的融资方式,造就了一系列的独角兽。

作为2018年新生企业的瑞幸咖啡,对标星巴克,一开始就沿着独角兽之路开始了疯狂的股权融资。

钱途:独角兽瑞幸咖啡

笔者是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关注瑞幸咖啡,是因为该咖啡开店速度堪称凶悍,就在笔者上班大厦及周边方圆500米之内,一举开了3家店(看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以瑞幸咖啡的开店数量衡量区域企业活跃度,笔者上班大厦一楼还有一家醒目的星爸爸,这个品牌据说开店之前都进行人流量调查)。

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3月28日,瑞幸咖啡在厦门思明区注册,注册资金3亿美元。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官方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10月30日,注册资金增加到4.5亿美元。也就是说,1.5亿元进了注册资本。企业投后估值10亿美元。

A轮融资投资人:大钲资本领投,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君联资本跟投。

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B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22亿元,成为国内成长最快的独角兽。此次融资领投方多半为A轮融资的股东,即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增加了国资中金公司等。完成融资后,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进入公司董事会。

看看瑞幸咖啡背后的投资人,大钲资本领投瑞幸咖啡是私募巨头华平投资前亚太区总裁黎辉复出并成立大钲资本后的首个项目。不仅如此,大钲资本还与神州优车、乐普医疗发起设立、管理两只人民币产业并购基金,首期规模60亿元。

愉悦资本:成立于2015年3月,由原君联资本TMT核心团队刘二海等人联合创办,主要投资于早期及成长期TMT及创新消费领域。曾投资神州专车。

君联资本:愉悦资本团队老东家,原名联想投资,资金规模合计逾130亿人民币。

这几家投资人都于瑞幸咖啡主要股东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颇有渊源。而两次投资都有重量级投资人加入,A轮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B轮是国资中金公司。瑞幸咖啡的钱途看上去一片光明。小米科技、1药网等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纷纷上市,瑞幸咖啡却没有着急,也可见一斑。

从今年1月试运营开始,瑞幸咖啡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厦门、青岛等全国21座城市布局门店1700多家,迅速成为全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

卖水总是好买卖,除第一杯免费外,瑞幸咖啡的最低折扣在1.8折,按24元的平均价格,最低价为4.32元/杯,一般优惠券为3.8折,即9.12元/杯,活跃人群价格为12元/杯(满五送五),双十一价格为8元/杯(满五送十),按笔者(活跃用户)消费习惯,大约10元/杯。咖啡的成本大约1元/杯(不算纸杯、人工、租金等),瑞幸咖啡如将价格稳定在10元左右,盈利指日可待。而这个价格,将会收获一干受众。最近瑞幸咖啡更换了杯套,与星巴克更换纸杯图案相比,保留了品牌视觉的一致性,同时,又满足了用户求异的心态,营销策略稳健。

比较星巴克,瑞幸咖啡的咖啡机阵势没有任何不足,但是对面积稍大的店来说,装修的统一性略显不足。另外,从其网络属性上看,瑞幸咖啡属于提袋经济,基本没有咖啡店原本的聊天,休闲属性,属于办公室饮品。这一点,瑞幸咖啡和一点点等奶茶店(这个品牌的奶茶店饮品均价在9元左右,满大街都是,盈利能力较好)相似。

所以,笔者认为,瑞幸咖啡现阶段烧钱,烧的主要是广告投放(不是饮品补贴)和前期铺店的费用,前者当期扣除,后者可以逐年摊销(咖啡机极有可能还是采用租赁方式购入)。减少广告投放后,该品牌即可盈利。

当然,减少广告投放绝不是现阶段,双十二的B轮融资反映了创始人的野心。

谁知道呢,独角兽从来都不是靠盈利生存的,比如亚马逊,但是独角兽的投资者却也能心满意足,比如亚马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