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主演们早已经又去饰演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剧,但《奋斗》却是80后心里抹不掉的青春,里面的夏琳仍是我们想要变成的样子,赵宝刚导演那句“被人嘲笑的梦想,就越有实现的价值”也戳中了在北京奋斗的80后们血气方刚的小叛逆。当然赵宝刚导演似乎也不服老,经过了十余年的他,好像还是像拍《奋斗》时一样充满了激情,继续拍了《青春斗》这部电视剧。

回忆起《奋斗》,那已经是十几年之前的事情了,但是一说起这部电视剧,那句“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听到这句话,身体里的热血也会跟着沸腾起来。

让我们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剧时怀揣的心情。

《奋斗》于2007年上映,是由赵宝刚导演执导,佟大为,马伊琍,文章,李小璐,王珞丹,朱雨辰主演的一部电视剧。

无比真实的讲述了80后人的青春和奋斗历程,将刚毕业的六个大学生的感情生活和奋斗事业展现的淋漓尽致,叛逆、迷茫、愤世嫉俗,无一不触动着80后热血沸腾的心。

当初的主演们,很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通过奋斗他们也是火了一把,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而之后文章和马伊琍的婚恋闹得沸沸扬扬,李小璐近几年也是因为婚姻感情等问题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对象。

然而这部剧依然是那个年代不可磨灭的经典。

虽然主演们早已经又去饰演了各种各样的电视剧,但《奋斗》却是80后心里抹不掉的青春,里面的夏琳仍是我们想要变成的样子,赵宝刚导演那句“被人嘲笑的梦想,就越有实现的价值”也戳中了在北京奋斗的80后们血气方刚的小叛逆。

剧中,主角陆涛有两个爸爸,一个普通,一个却是富豪,他拿着富豪爸爸的钱去做项目,想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最后却因为自己的失误而不了了之,而别人也为他的固执买了单。

夏琳独立自强,可谓是新时代的女性,却也活得傲慢自我。

向南得过且过,毫无上进心,却跟爱慕虚荣的杨晓芸闪婚,之后也是为物质所困,争吵不断。

米莱出生就是白富美,但是性格却做到让人受不了,眼睛里好像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

正是这样的不完美,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也浓缩了上个时代年轻人的优缺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80后的人们回忆那时的拼搏,觉得那个时候的青春才叫青春,熬夜工作,努力向上攀爬。

都说80后是温室里的花朵,但很多人似乎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们并不是那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花草,经过十年多的磨练,也成为了大树,撑起了祖国的一片天。

可以说,赵宝刚青春三部曲的成功(《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源于在叙事母题上观照主流意识形态,迎合大众审美趋向,融汇当下精英话语,同时协调了真实与艺术的关系。

当然赵宝刚导演似乎也不服老,经过了十余年的他,好像还是像拍《奋斗》时一样充满了激情,继续拍了《青春斗》这部电视剧。

在采访中他曾经说道:“我这一辈子啊,就和青春题材杠上了,拍啥都没青春题材有意思。”

而《青春斗》的播出,似乎已经没有了《奋斗》时的慷慨激昂,大家的反应也是褒贬不一。很多90后的人们已经不买帐了。

安置在80后身上的主流意识形态,继续用在90后身上,已经显得“不合身”。

早在2012年的《北京青年》里,赵宝刚尤为拿手的爱情,就有点魔法失灵。为了突出爱情的忠贞,反复强调“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该剧结尾,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上,四对新人,洁白的婚纱,鲜红的玫瑰,璀璨的钻石,向观众诠释了“鸡汤爱情”的可怕。

反观《奋斗》开头时,大四的学生高强,因为在考试中作弊而拿不到毕业证,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了,没想到家里花钱买来的工作也泡了汤,因此遭受了父亲的怒骂,承受不住压力和挫折的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这样的剧情夸张却生动的展现了年轻人的真实境遇。

相比《青春斗》的开场,大四的学生没有忙着找工作考研,看不到即将离开象牙塔的他们应该有的迷茫和对未来生活的忐忑,而是在毕业季忙着谈恋爱,好像恋爱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一般。

就像很多60、70后对90后的评价,那是垮掉的一代。

然而事实却并非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赵宝刚导演对90后的青春似乎也显得力不从心。

当年的80后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心骨,而90后才刚刚登上舞台。就连《奋斗》里的招牌京味儿幽默,也被含糊不清的郑爽给消解了。

赵宝刚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您接受被时代淘汰吗?”

赵宝刚说:“必须接受啊。如果现在大家说,哎呀导演,您这部剧确实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种数据表明您确实完蛋了。那就退休,我有这个心态。”

导演在努力的追上年轻人的步伐,尽量跑得快一些,没想到还是被年轻人甩在了身后。

虽然拍出来的《青春斗》没有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认可,但他的心态却也保持了那个年纪的人少有的清醒。

就拿现在上班的90后来说,加班就一定要有加班费,不给钱就辞职,看起来任性又固执,而70后80后大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家里想要给90后安排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他们宁愿做翱翔在天空的鸟,也不愿成为笼子里的野兽。

大多数家长把这种现象称为:离经叛道。

而赵宝刚导演在采访中却不认为这是错的,他说:我们的这个年代经历了一个弧型,是从中国最穷,比你们穷100倍的状态走上来的,走到了中国最辉煌的顶点。

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开始,又是社会的一个进程,所有的东西将变得更加稳固扎实。

到今天的产能过剩,人们已经发现了那种打鸡血力量带来的危害。

现在开始稳中求进,一点点开始发展。就像丧文化,听起来是很负能量的东西,其实深究起来,年轻人丧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他们更有个性更独立,他们走的道路,是跟我们不一样的。

就像双城记中说的那样: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直下地狱。

奋斗是一代又一代人必将经历的主题,而奋斗的形式却也变化多端,我们不会否定前人的努力方式,也不会盲目前行。

我们必定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嬉笑怒骂中走出一条光明大路,不论时代的好坏,我们终将赋予它不一样的意义。

100年前的五四运动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而在课本上看到它时,仿佛那群像我们一样的年轻学生依然在向我们招手,他们不服敌军的侵略,奋勇反抗;我们也不会遵从命运的安排,终要与其搏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