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報道 德媒稱,10年前誕生之際,它被譽爲拉丁美洲的歐盟,如今,隨着哥倫比亞的退出,它也到了偃旗息鼓的時候。其實,南美洲整合統一的條件本來並不惡劣。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8月15日報道,新總統杜克組閣僅3天后,哥倫比亞便宣佈退出了南美洲國家聯盟。

報道稱,沒有人對哥倫比亞的行動感到震驚。早在今年4月,還在桑托斯領導下的哥倫比亞政府就與其他5國宣佈暫時停止與南美洲國家聯盟的合作。但是,這個組織只有12個成員國!考慮退出該機構的國家多半爲保守政府在執政,它們分別是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和祕魯,剩下的國家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圭亞那、蘇里南、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報道還稱,南美洲國家聯盟早已稱不上運轉良好的組織,2017年1月,哥倫比亞籍的南美洲國家聯盟祕書長桑佩任期屆滿後,這個職位至今一直空缺,因爲各成員國不能爲人選達成妥協。

報道指出,10年前這個組織啓動時,人們對它充滿了期待。時任巴西總統的盧拉提議,“按照歐盟的樣板”在拉美地區創建一個安全與經濟統一的組織。

德國科學與政治研究所的邁霍爾德解釋道,當時,“正值美國同哥倫比亞、巴拉圭等簽署協定積極推動安全擴張政策”。

報道稱,南美洲國家聯盟的目標可謂雄心壯志:創立共同的貨幣"Sucre",整合護照,2025年前達到歐盟的統一標準。然而,這一理想未能實現。

邁霍爾德說,“南美洲國家聯盟已經結束,它的政治基礎已不復存在。”他進一步分析道,“目前的巴西不願在安全政策領域爲其他國家做出擔保承諾”,因爲“國內問題太多”,自顧不暇。

報道稱,另一個因素是喪失了意識形態的統一,當年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阿根廷和巴西之間存在維繫統一的力量,邁霍爾德認爲,“而今,南美洲國家同盟成爲過去的東西,同當時拉美多國同時成立左翼政府有關”。

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駐聖保羅代表迪爾格也認爲南美洲國家聯盟已漸漸不復存在。他說,推動該組織成立的力量是當年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爾以及智利的左派政府,但近些年來,它們都退下了舞臺。

報道稱,然而,南美洲國家聯盟原本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它們都經歷了共同的歷史,積累了相似的經驗,它們都從被外族侵佔、被殖民,走向了國家獨立。按理在共同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能夠建立統一的地區認同,況且,當地只有兩大主要語言: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同歐盟內的24種語言比較,拉美的語言環境單一而簡潔。

報道還稱,目前,尤其在安全領域,許多南美國家對地區機構都深懷不信任,他們希望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必須維護國家主權。這一背景下,邁霍爾德認爲,南美洲國家聯盟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起消防作用的機制”,也就是在個別問題上比如人道救援或者政治緊急狀態下才發揮功用。

迪爾格認爲,這場危機裏有兩個贏家:“一個是南美保守右翼陣營;而從地緣戰略而言,另一個贏家是美國政府。”而爲塑造一個更爲獨立、充滿自信的南美付出努力的所有人,則均爲失敗者。

邁霍爾德分析稱,緊盯那個北美鄰國是目前困境的根源。一直以來,南美國家將統一和合作看作是應對美國、捍衛國家主權或重獲國家主權的一種嘗試,而沒有看到地區合作可以爲自身帶來更大的好處。只要這種緊盯戰略繼續存在,把本地區只看作是一個經濟增長區域,而不從政治意義上樹立自己的地位,迄今的合作只能侷限於表面。

報道稱,在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南美洲國家聯盟壯觀的大樓即將空置。這座大樓於2014年落成,耗資4600萬美元。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已提議,將這座大樓變成一個研究所,專門研究拉丁美洲的統一問題。

資料圖片:南美洲國家聯盟總部大樓。(德國之聲電臺網站)

【延伸閱讀】外媒:哥倫比亞右翼候選人杜克當選總統 給和平進程帶來變數

6月19日報道 外媒稱,右翼候選人伊萬·杜克在哥倫比亞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擊敗左翼候選人勝出,當選總統。杜克是前總統烏里韋力推的候選人,在第二輪投票中以12個百分點的優勢戰勝了前波哥大市長古斯塔沃·彼得羅。在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簽署和平協議一年半之後,哥倫比亞將迎來過渡期的關鍵階段。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6月18日報道,杜克將於8月接替桑托斯成爲總統,上任後他將面臨改善哥倫比亞社會兩極分化、遏制暴力犯罪和提振經濟等諸多嚴峻挑戰。此外,杜克一直認爲應當修改和平協議。

報道稱,杜克的當選將揭開新的政治篇章,同時也將給哥倫比亞政壇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杜克曾在2016年的全民公投中反對與游擊隊簽署和平協議。但最近數月來,他的政治觀點發生了細微變化,將重點放在了提振經濟和政治改革之上。他曾表示不會撕毀和平協議,只會對與過渡期的司法體制有關的內容進行修改。

杜克17日表示:“我將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哥倫比亞將由新一代治理。新一代的執政理念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將致力於把過去的貪污腐敗、政治分贓等現象一掃而空。”

在國內實現和諧氛圍一直是杜克在競選中的主要論調之一。隨着和平協議的簽署,哥倫比亞進入了一個深刻變革的過渡期。超過7000名游擊隊員放下了武器,但依然有少數力量活動在邊境地區。杜克目前將重點放在瞭如何在國內避免武裝衝突上。

報道稱,將近3700萬哥倫比亞選民參與了投票,以決定哥倫比亞的過渡模式。而在這場關鍵的選舉中,烏里韋派候選人杜克笑到了最後。

另據路透社6月17日報道,杜克在17日的大選中戰勝左翼候選人彼得羅當選哥倫比亞總統,他承諾要讓因選舉而分裂的國家團結起來,並堅稱要修改與左派叛亂分子達成的標誌性和平協議。

報道表示,杜克在17日的投票選舉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贏得了54%的選票,而彼得羅獲得42%的選票。杜克獲勝將讓這個拉美第四大經濟體的投資者恢復信心,因爲左派候選人曾表示要推翻傳統經濟模式,讓投資者驚慌不已。

自2016年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簽署和平協議後,這是哥倫比亞首次舉行總統大選。杜克在選舉中發誓要修改協議,也讓哥倫比亞人擔憂。他發誓要對犯下戰爭罪行的叛亂分子進行更嚴厲懲罰。

據報道,41歲的杜克是前總統烏里韋的門徒,他對商業持友好態度。

報道稱,儘管彼得羅僅在32個省中的8個以及首都波哥大獲得多數選票,但是左派人士進入總統選舉最後階段本身已創造了哥倫比亞歷史,這個國家通常由保守派政客佔據支配地位。

報道稱,杜克將於8月份就職,他將面臨重大挑戰。哥倫比亞的經濟依然疲軟,毒品走私猖獗,修改和平協議的計劃也將面臨國會和憲法法院的反對。

杜克17日在波哥大慶祝當選哥倫比亞總統(法新社)

【延伸閱讀】印度加入太空競賽:擬2022年前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8月15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印度總理莫迪8月15日宣佈,印度計劃在2022年之前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5日援引路透社報道,莫迪在新德里慶祝印度獨立72週年的活動上發表講話時,做出上述宣佈。屆時,印度將成爲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

報道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上週宣佈,它計劃在2019年1月發射無人航天器探測月球。

另據臺灣“中央社”網站8月15日報道,印度總理莫迪8月15日表示,2022年將首次執行載人太空任務。印度或成爲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把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印度斯坦時報》報道,莫迪說:“我很開心地宣佈2022年,也就是印度獨立75週年時,我們計劃進行載人太空任務。我們將在2022年或之前將印度人送上太空。”

莫迪也祝賀印度科學家卓越的研究,站在創新領域的最前線。

報道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在2017年2月15日發射104枚衛星,其中只有3枚衛星是印度自己的,其餘的101枚衛星屬於其他國家。

【延伸閱讀】西媒:巴西前總統盧拉獄中籌備總統競選 支持率遠超第二名

6月4日報道 西媒稱,巴西前總統盧拉因捲入巴西石油公司腐敗案而被判處12年零1個月的監禁,自4月7日開始在巴西庫裏蒂巴聯邦警局服刑。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6月2日報道,從一個月前開始,盧拉的支持者每天會前往庫裏蒂巴聯邦警局門口向盧拉致敬,並誓言將堅持開展活動,直到這位勞工黨領導人被釋放。

報道稱,由於是前總統,盧拉享有特權,被單獨關押在一間15平方米的房間裏。屋裏擺放了一張牀,有獨立衛生間,牢門是普通的門,而不是鐵柵欄。此外,盧拉還享有每天在院子裏放風兩小時的權利。

報道稱,盧拉每天會接見他的律師,每週還會見他的子女、朋友或勞工黨重要人物,與他們討論政治戰略。雖然被關押在牢房,並且短期內看不到獲釋的可能性,但盧拉正積極籌備總統競選。勞工黨的策略是,在競選期間由該黨其他成員代替盧拉接受採訪,與此同時努力爭取讓法院同意盧拉出獄參加具有重要意義的總統競選電視辯論。

報道稱,無論情況如何,盧拉在他人面前一直很樂觀。“他知道很困難,但希望自己能在競選開始前獲釋。”盧拉的律師說。

報道指出,目前,盧拉仍在民調中領先。即使在他入獄後,他的支持率也沒有受到影響。此外,最近幾個月勞工黨的實力開始增強。在最新的民意調查中,盧拉獲得31%的支持率,是第二名的兩倍。

但報道認爲,盧拉的最終目標很難達成,他的候選人資格可能會被選舉法院駁回。盧拉參加競選的唯一機會是聯邦最高法院在最終宣判中認可要求將他無罪釋放的辯論。

【延伸閱讀】外媒關注哥倫比亞大選:攸關國家和平進程成敗

5月29日報道 外媒稱,哥倫比亞總統選舉拉開帷幕,右翼的民主中心黨候選人伊萬·杜克和左翼的進步主義運動黨候選人古斯塔沃·彼得羅在27日舉行的第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但均未獲得半數以上選票,因此兩人將在6月17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中展開對決。

據埃菲社5月27日報道,根據已出爐的99.76%的計票結果,杜克獲得的選票爲755.8萬張,得票率爲39.13%;前波哥大市長古斯塔沃·彼得羅獲得了484.6萬張選票,得票率爲25.09%。

報道稱,現年41歲的杜克是本次大選候選人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反對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簽署和平協議的領軍人物之一。在第一輪投票中的大幅領先優勢鞏固了杜克邁向總統寶座的步伐,對這位哥倫比亞政壇新面孔來說不啻爲一場勝利。

杜克的論調是民主中心黨的創建者、前總統烏里韋的一個溫和版本。杜克的政治生涯還不長,先是在2014年至2018年擔任參議員,如今一躍成爲總統候選人。

報道稱,相比之下,彼得羅的選舉道路上還存在很多阻力,因爲人們對他作爲游擊隊員的過去不太看好。不過27日他仍以不俗表現進入了第二輪。彼得羅的演講才能非常突出,在公共場所的拉票活動中總會吸引大批追隨者。

另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27日報道,儘管只有一位總統候選人明確反對和平進程,但是他的分量卻一點也不小——那就是民主中心黨候選人杜克。他被批評人士認爲是烏里韋派,前總統烏里韋在2016年全民公投時,就領銜反方陣營,呼籲大家對和平協議投反對票。

一些批評人士指責,哥倫比亞政府在落實和平協議時犯了許多錯誤。不過,除了杜克,其他五名候選人都沒有徹底否定和平進程。根據民調機構的預測,杜克將和另一名候選人進入關鍵的第二輪投票。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是和平進程支持方與反對派之間的對決。

2012年10月,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在奧斯陸開始和平談判,後來又轉至哈瓦那。一開始,不論是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對和談情景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末的和平進程就最終歸於失敗。而桑托斯總統這一次則堅持到底,成功贏得了民衆的支持。2016年9月26日,桑托斯總統與“哥武”領導人隆多尼奧正式簽署了和平協議。然而,支持者並沒有高興太久:僅僅一個星期後,也就是2016年10月2日,全民公投以50.2%的微弱多數否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協議,反對該協議的前總統烏里韋尤其對協議中有關司法調查的內容頗有詬病。同年11月,修改後的和平協議草案在國會獲得一致通過。幾個月後,國會再次表決,允許完全解除武裝後的哥武人員參與政治。

另一方面,“哥武”也在向外界釋放善意。2016年,隆多尼奧就該組織造成的苦難表示歉意。如今,“哥武”已經轉型爲全新的政黨,並參與了2018年3月的國會選舉。雖然選舉結果慘淡,但是按照和平協議的規定,該黨可以在參議院和衆議院各自佔有至少5個席位。

報道稱,而此次總統大選,隆多尼奧原本也計劃參加角逐,不過卻由於健康原因退出。在幾個月前的國會選舉中,前總統烏里韋領銜的民主中心黨是最大贏家。如果立場保守的該黨在總統大選中再佔優勢,來之不易的哥倫比亞和平進程將遭遇嚴峻挑戰。

哥倫比亞總統候選人杜克27日在首都波哥大一處投票站投票(法新社)

【延伸閱讀】外媒:委內瑞拉指控美國和哥倫比亞策劃軍事入侵

2月14日報道 西媒稱,委內瑞拉指控美國和哥倫比亞策劃軍事入侵。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12日報道,委內瑞拉總檢察長塔雷克·威廉·薩布2月12日警告說:“有人正在策劃對委內瑞拉實施軍事佔領。我們絕對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情。”查韋斯派稱,哥倫比亞在與委內瑞拉的邊境地區部署軍隊,表面上是爲了防止委非法移民大量湧入哥境內,實際上背後隱藏的陰謀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入侵委領土。

薩布說:“美國用空襲對委內瑞拉進行威脅。他們計劃讓人類歷史的黑暗時代重新上演,準備對委內瑞拉這樣一個和平的國家進行軍事入侵和血腥佔領。”

報道稱,哥倫比亞2月9日在邊境地區部署了約2200名軍人,旨在加強對邊境的管控,打擊非法越境和走私活動。委內瑞拉立即作出回應,向邊境地區增派了約100名士兵和多架軍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