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若瑄的論文指導教授許安琪也站出來表示徐若瑄的這篇論文是採用了一種叫作"自述法"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該方法一般以品牌或機構爲例,而徐若瑄正是以"徐若瑄"這一品牌作爲研究主體,論述這一主體的轉型過程和策略,爲了保持嚴謹,還邀請了相關專家進行採訪,足以保證論文寫作的研究規範。但她的畢業論文在被網友爆出後卻引發熱議,令人想不到的是,女神研究的課題竟然是研究轉型時期的自己,論文的標題爲:《互聯網時代藝人轉型策略之初探性研究:以徐若瑄爲例》。

徐若瑄去年六月宣佈自己順利畢業於世新大學上海MBA境外碩士在職專班,在動態中,她身穿學士服,舉着"我畢業咯"的告示牌笑靨如花,發文稱自己很小就開始出來工作,但心中一直將學習作爲一份夢想,即使家庭工作學習兼顧不容易,最後能夠順利畢業還獲得了傑出表現獎,十分開心。

但她的畢業論文在被網友爆出後卻引發熱議,令人想不到的是,女神研究的課題竟然是研究轉型時期的自己,論文的標題爲:《互聯網時代藝人轉型策略之初探性研究:以徐若瑄爲例》。消息一出,網友們議論紛紛:"自己寫自己,根本就是自傳吧。""這也行......""有毅力有心的學習都是好事。""研究自己的意思嗎?"而徐若瑄方面到目前爲止暫未回應。

對此,世新公共事務處應主任表示:"學位審查過程都是透明公開,有符合程序的。"

徐若瑄的論文指導教授許安琪也站出來表示徐若瑄的這篇論文是採用了一種叫作"自述法"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該方法一般以品牌或機構爲例,而徐若瑄正是以"徐若瑄"這一品牌作爲研究主體,論述這一主體的轉型過程和策略,爲了保持嚴謹,還邀請了相關專家進行採訪,足以保證論文寫作的研究規範。

縱覽全文,的確如此,這七十頁的論文言之有物,足以證明徐若瑄絕不是另一個翟天臨。

文中,她始終在強調"變化":大衆媒體、受衆、廣告主體、經營模式都在變,所以自己的形象也要轉型、豐富,多角化經營,但是也不能被當下的流量綁架,要保有一定的"做出市場區隔性"。

徐若瑄年少就擔負着養家餬口的重任,15歲拍攝的大量大尺度照片給她貼上了三級片女星的標籤,被舞臺擁抱過,被言論中傷過,她的星光之路走得一言難盡。

而在時間的沉澱後,她在論文中清晰的標出自己當前的處境和未來的策略。她正視着國內中生代女星面臨着的市場和題材的限制,她也審視着新類型"明星"——網紅帶來的啓發,她認爲完全可以藉助互聯網思維,也就是說,藝人團隊要摸清互聯網,藝人自身也要走進大衆。

徐若瑄因進修學業一事被稱爲"最強校花",但此次論文一出,她在網友心中的學霸形象可謂是大打折扣,你認爲她的論文含金量如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