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位於遵義的一處農業博覽園裏,包括沙生植物、熱帶植物等在內的數千個品種,吸引市民參觀。據悉,該園總計投入近7億元,目前仍在進一步建設中。

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的農業博覽園(以下稱“農博園”),由當地一家國有公司與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聯合打造,總面積達4500畝,目前園區已投入6.8億元。園區由沙生植物園、熱帶植物園、牡丹園、玫瑰園等組成。

農博園在今年4月底試營業後,趙女士成爲景區的一名員工,每天在沙生植物園內工作,每月可拿到1800元的固定工資。她說,現在槐安村留守在家有勞動力的村民,幾乎都在景區上班。

據悉,趙女士所工作的沙生植物園,是農博園裏的10多個小園之一。 沙生植物園種植有仙人掌科、景天科、大乾科、蘆薈科、龍舌蘭科等植物300多種。毗鄰的熱帶植物園,種有150多個科的600餘種獨具特色的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其中有望天樹、見血封喉(箭毒木)、坡壘等國家級保護植物20多種。

園區有關人士說,目前景區內的各種植物共有數千個品種,堪稱植物百科全書,這裏也被團中央等單位授牌爲“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教育示範基地”。但因該園區處於試營業階段,相關設施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處於新蒲新區農旅一體城鄉統籌實驗區的農博園,與周邊的漫花谷、櫻花谷等,組成當地重要的旅遊景區和花海經濟帶。當地老百姓說,這些景區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也爲他們增加了收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