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新聞網訊 因疫情而延期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召開日期正式敲定。

據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將於5月21日、5月22日在北京召開。

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省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領域的2980位全國人大代表,2158名全國政協委員將齊聚首都共商國是,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等議題建言獻策,光伏行業的發展問題將再所難免的被推向前臺。

近年,隨着國家堅定推進能源“四個革命”,光伏發電獲得政府高度重視,來自光伏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數也在不斷抬升。

據粗略統計,在十三屇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之中,共有6位光伏企業領袖光當選,分別是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遠景集團董事長張雷(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作爲光伏界的領軍人物,曹仁賢、張新、南存輝、陳康平、劉漢元、張雷等企業家不僅爲打響中國光伏產業這張名片建功卓著,更爲光伏產業的長遠發展殫精竭慮,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有建設性的提案、議案。

舉例來說,在全國兩會上,針對解決可再生能源補貼欠補問題,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提交了上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議案。正泰電源董事長南存輝建議大力發展分佈式光伏,建立戶用光伏標準,晶科能源CEO陳康平建議加大光伏扶貧力度,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全面清理並減免光伏行業相關稅費等。

關於補貼和消納問題,特變電工董事長張新建議,建立健全“綠證”和“碳排放”交易機制,探索通過市場途徑解決新能源補貼滯後問題。同時在政策層面,要加快國家電費補貼的到位進度,針對國家電費補貼部分研究出臺融資優惠政策,緩解新能源企業資金壓力。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204.3GW,連續5年位居全球榜首。2019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30.1GW,連續7年世界第一。

但中國光伏取得如此傲人成就之時,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制約着行業的縱深發展,如上文提及的欠補,消納空間受制,非技術成本過高,以及個別的政策與市場脫節問題。

從政策方向上看,我國光伏政策保持着較高的連續性,這爲行業的壯大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可難以否認的是,現實中政策滯後、脫節等問題仍偶有存在。

最近,較爲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併網政策”延期擱置的問題。

據瞭解,因2019年光伏發電建設方案落地時間晚(5月30日發佈),光伏競價項目建設工期大幅縮短,導致了超過一半的競價項目未能在12月31日及時併網。而原定將項目併網計劃推遲到2020年3月31日,又碰上了新冠疫情這隻大“黑天鵝”,項目建設和併網期限再被推遲。而按照相關政策,若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併網,相關項目的國家財政補貼可能會被取消。

鑑於疫情給併網帶來的難度,一些企業希望2019年未建競價項目併網政策能夠順延,並下發正式的“併網延期”政策,讓相關企業能放心、安心的推進項目建設,保障工程質量和進度。

然而,迄今,在接受到業內100餘家企業的書面反饋後,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主管機構並未就此事做出明確表態。

據瞭解,2019年,總計22.8GW的光伏競價項目,完成併網的僅有10GW左右,併網率不足50%。截至3月底,仍有12GW左右的2019年競價光伏項目等待推進建設併網。

據報,因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問題,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海外光伏產品出口、國內外項目建設嚴重受阻,已令本就屬於“重資金型”的光伏企業不堪重負。如若擬建、在建競價項目因錯過併網時限而無法獲得國家財政補貼,可能令相關企業的經營“雪上加霜”。

對此,行業的訴求是,希望主管部門能適時微調併網政策,給行業一個緩衝期。

作爲未來主力替代能源之一,光伏業的發展仍道路阻且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曾表示,土地、限電、補貼拖欠、電網接入、融資是限制光伏產業的五座大山,平價上網政策挪走了兩座半,但仍補貼拖欠、電網接入、消納難等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鑑於這種境況,不難預料,在5月21日、5月22日舉行的全國兩會上,曹仁賢等來自光伏界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預計還將會圍繞相關問題提交中肯的議案,甚至不排除就“併網延期”政策建言的可能性。而屆時,有關欠補、併網延期等問題的迷霧、困局也將解開。(能源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