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像在公交車上,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要求別人讓座給自己,大多會將目標確定爲女性,因爲從生理因素上看,女孩攻擊力沒有那麼強是重要原因之一。一天,倆人在話劇團回家之後丈夫先去了超市買東西,媳婦回家準備洗洗澡擦擦地,剛開始脫衣服就聽見門鈴響,她以爲是老公回來了就把門打開自顧自的去洗澡了。

2017年2月22日凌晨五點,泉州的一名單身女孩小吳用美團外賣點了一份外賣,看似平常的事卻差點釀成大禍。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外賣小哥送外賣到家後先說借廁所,又對着小吳動手動腳,好在姑娘機智,化解了自己的險境。而案犯屬於犯罪中止,處罰結果爲行政拘留7天。

從對這個案子的後續報道,我們也能看出輿論對於女性滿滿的惡意。

新聞標題中將差點受到侵害的女孩兒“穿睡衣”、“長得漂亮”作爲重點,對意圖犯罪的人卻只一筆帶過。

怎麼?女孩兒長得漂亮就該被猥褻嗎?她在家裏穿着睡衣就該被猥褻嗎?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如此不痛不癢的處罰既對罪犯起不到震懾作用,也對女性起不到保護作用。

當下女權的呼聲看似很高,關於女性保護出臺的法律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關於女性的保護一切都還不夠,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

很多時候,社會對於女性太過苛刻,對於傷害女性的人又過於寬容。

舉個栗子:

被抓住的性侵犯大多都是男人,受害者大多爲女性。導致這個結果的一部分原因是犯罪成本低,罪犯對自己可能會受罰的結果並不恐懼;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爲嫌疑人抱着“女人好欺負”的心理。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就像在公交車上,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要求別人讓座給自己,大多會將目標確定爲女性,因爲從生理因素上看,女孩攻擊力沒有那麼強是重要原因之一。

看吧,性別歧視是一直存在的,並且已經長在了骨子裏,它是短時間內無法調和的難題。

說到這,我想到最近最近剛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大獎的伊朗電影——《推銷員》。

它之前還在屆戛納電影節上一舉摘得了最佳劇本、最佳男演員雙料大獎口碑實在不凡。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電影講得是一對兒恩愛的小夫妻,他們由於一些原因不得不搬離自己現在居住的地方。跟他們一起在話劇團工作的朋友爲他們着了一個房子,乾淨寬敞,小兩口非常開心也非常滿意。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一天,倆人在話劇團回家之後丈夫先去了超市買東西,媳婦回家準備洗洗澡擦擦地,剛開始脫衣服就聽見門鈴響,她以爲是老公回來了就把門打開自顧自的去洗澡了。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結果如大家所想,回來的並不是女主的老公。

女主人的掙扎和尖叫惹來了鄰居們的注意,當鄰居們到達他們家的時候發現了赤身裸體的女主已經在衛生間昏迷。去超市的老公大搖大擺的回到家沒看到老婆只看到了一地血跡,當他匆忙的趕到醫院,看到的是明明醒着卻毫無生氣的女主。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從鄰居們的對話裏,老公猜到自己媳婦應該是被他人強暴了。好在妻子身上的傷並不嚴重,所以她很快就從醫院回到家裏休息。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可是身上的傷好的快,心裏的傷卻不容易治癒,女主害怕一個人在家,害怕去洗手間,甚至害怕和老公接觸,他們倆後來不得不分房睡,男主覺得自己非常委屈。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在女主人一天一天狀態變好的同時,男主人的狀態卻越來越惡劣,他不能好好生活,經常對着自己的媳婦發脾氣,彷彿受到傷害的是自己。他發了瘋似的一定要找到傷害妻子的兇手。但他這麼做的原因更多的是爲了他自己。

妻子提議:這樣算了好不好,實在不想和警察一遍一遍說自己受傷害的經歷。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男主卻不顧自己媳婦的感受,非得較真到底。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最後妻子問的一句話非常有深意:如果別人不知道這件事,你會不會覺得輕鬆一點?

於我看來,這句話是整部電影的重點。

與妻子受到傷害相比,男主角更在意的是別人知道了他妻子被強暴的事實;跟妻子的感受相比,自己要抓住罪犯爲自己賺回些面子纔是最重要的。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憤怒和不理智佔據了男主所有的思想,他只想要報復,卻沒考慮受到傷害的妻子這個時候是需要依靠和安慰的。

被強暴的受害者,對她傷害最深的卻並不是罪犯,而是身邊人對待她的方式,是社會的輿論,是其他人的眼光,那比施暴人的暴力殘忍一萬倍。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

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這就是我說的,這個社會對女性過於苛刻,男女平等 不過是大家的夢想罷了。

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是長久積累的,是存於血液的,是無法抽離的。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在這部電影中,很多細節都非常令人難過,但最令人難過的是電影中呈現出的問題,是在現實生活裏真是存在的。

可能很多人會說,隨着社會的進步女權呼聲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所謂的“女權”卻只是呼聲高,幾乎沒什麼實質性的突破。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在大家都認爲女權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的現在,我恰恰覺得它還不夠高,它還差很多。男權始終凌駕於女性之上,這是再怎麼高喊女權口號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因爲,當一切還需要喊口號都時候,就證明它還不是常態。

施暴者沒有殺死這個可憐的女人,可別人的目光卻讓她生不如死

如果你想調戲小殺姐姐

如果你想跟我討論電影

如果你有信商務合作

就加小殺姐姐微信吧:

xiaoshajiejie1222

如果你想投稿

投稿郵箱是:

[email protected]

我在等着你哦

隨時開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