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社会是人们的理想,而电影《饥饿站台》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一个不太遥远的"反乌托邦"。

理想社会我们看过太多,古有桃花源,大同社会,可是有时候现实生活就像《水调歌头》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电影在豆瓣评分为7.8分。

生活并不是所有都是团圆的大结局,而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很多网友都说这部片子有很多难以解释的地方,让人捉摸不透,那今天就来为大家深度解读。

一:站台设计,揭示上下层的阶级矛盾

这部片之所以一开始就让大家充满好奇,完全是因为它新奇的设定,高能的剧情。

男主进入了一个监狱,可是这个监狱与一般的不同,它是分层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层,往上看不到尽头,往下也深不见底,每层都有两个人。

与其说它是监狱,不如说它是一个"地狱",在这里没有自由,没有人权,更没有什么尊重,好像与"人人生而平等"有些冲突。

的确,平等只是人们麻痹自己的一种说辞,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在这个纵深的监狱,将人们束缚在这里,不仅是身体更是思想,没有人试图想要改变打破这个枷锁,这才是最可悲的,每个人就跟在这里等死一样,有吃的就吃,没吃的就去只能饿死,他们不能改变。

于是,当身份轮转可以到上层时,他们都会把握这个机会,释放自己的不满。

是不是很可笑,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因果,终究将所谓的"报复"发泄到了自己身上,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愤怒谩骂的那种人。

站台每天的任务就是传送食物,并且它有一个运行机制,从最顶层到最底层,也就是只有第一层的人能吃到最新鲜完整的食物。

这里电影有一个转折,男主说如果每个人只吃自己的那一份,那么每一层都应该有食物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而难以改变的设想。上层阶级有更多资源,可以随便享用,下层没那么多,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再下层就只能互相掠夺,甚至沦为野兽。

这里看出人性的本质在极端的环境,只剩下贪婪与自私。

如果平均分配,食物是可以给所有人吃的,但这种理想状态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公平,绝对的理想,不然也不会存在穷与富,好与坏,黑与白。就像社会上总是少数人占据百分之99的财富,而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共享。

二:色彩渲染,镜头掌控,展现黑暗主题。
  • 冷色调渲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整部影片的色彩都是冷调,大多是一些蓝黑色,或者遇到打斗的场面是一些深红色,总之是给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整部影片的基调。

当然这首先是很符合实际的,因为监狱在我们的印象里就是在一个小房子里,留着两扇窗户,偶尔会有光透进来。

这部影片则是更加强调了这个概念,因为它是纵向的,就像是地底下肯定是一片黑暗。

所以这里的纵深度会让那种压迫感更加集中。

最害怕的不是面对困难,是连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没有,因为你根本看不到希望,就好像时时刻刻提醒着你,进来了就别再想出去。

这种是比折磨你的肉体更加难受的,先击垮你的斗志,让你生不如死。

  • 镜头牵动走向

电影中的灯光运用的很好,再来我们看整个镜头的掌控。

在男主进入这里时它给了一个近景,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的脸上。

刚进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眼睛里折射的是对未知的迷茫以及面对这种情景的无奈。

可是到男主站到站台上想要打破这个规则,维持新秩序的时候,他的镜头给到我们的是一个远景。这里强调的不是某种行为,而是这个事件本身,让男主的形象看起来更加高大与丰满。

然后它运用了三分法构图的原则,让我们的目光聚焦在这个被摄物的主体,给人以平衡舒适的画面感受。

当展现整个监狱的画面时,它运用了全景,更好的展示了上层与下层的区别,不仅有对比更让画面看起来更有气势,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交代故事的背景。

当最后呈现奶被平台送上去的时候,它运用了特写的镜头,这有放大强调刻画细节的作用。

比如这里的奶,画面更加近距离,会刨除掉杂乱的感受,让你思考这肯定不是一个普通的奶冻。

事实也的确如此,最后耗费生命送上去的奶冻,却被厨师长认为是有一根头发而被退回。

上层的人不知道下层的疾苦,他们也许还认为自己做的这些食物是为了一些权贵所做的,每天思考怎么做的更加精美,可是下层的人却在想怎么样能活下去,真是一个大大的嘲讽

三:结尾设置悬念,引发观众深度思考。

在影片的结尾,并没有谈到小女孩的结局,导演把结局前置了,被送上来的不是小女孩,所以很多人可能会问小女孩儿去哪儿了?

那么有很大一种可能就是根本没有什么小女孩儿,那只是男主的想象,是一种无谓的希望。

所以连最后这一点点反抗都被熄灭了,没有看到的结尾部分也许是比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画面更加残忍。

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小女孩,他们做出的改变没有被看见,这才是这个影片最可悲的,这种自留式的结局将这种可悲可叹可怜可笑渲染到极致。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有很多感慨,也许会有人说男主还不如像别人一样,至少还能够活下来。

但是现在这样的结局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对于男主来说他最后是有希望的,他希望小女孩被解救,他希望做出的改变能被看见。

因为这种苟且偷生的日子对于他来说根本算不得是"活",而"改变从来都不是自然发生的"。

即使没有成功,但仍然会选择去做,至少他给这些在监狱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做出改变,那么结局如何也未可知。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是自己的,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成就怎样的你,与其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用自己的努力,争取更多的美好和幸运,到那时,你就可以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文|七崽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