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世纪,海外发现的一批战国竹简,揭开了姬昌称王的真相,破除了1000多年来的争议,以至学者感慨: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周文王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隹王五十年”这区区五个字,可能揭开了另一个残酷现实:周文王称王,可能不是《史记》中记载的晚年,而是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这五个字意思是“做了50年的大王”,继位之初就称王,而非“做了50年的西伯”。

周文王姬昌是周武王的父亲,商朝虽然不是为他所灭,但实际上是他真正奠定了灭商格局。《论语·泰伯》记载周文王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确立了周国对商朝的战略优势,周武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由于周文王对周朝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周朝对周文王非常尊重,将王朝开端前推到周文王时代。
然而,或许由于时代限制,历史上对周文王的记载非常有限,后人难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周文王,以至引发不少争议,其中一个就是:姬昌到底有没有称王,何时称王?本世纪,海外发现的一批战国竹简,揭开了姬昌称王的真相,破除了1000多年来的争议,以至学者感慨: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周文王的形象!
姬昌称王的千年之争
姬昌有没有称王,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有一段描述,姬昌调解虞国、芮国纷争,得到天下诸侯称赞,并言辞清晰的指出姬昌称王。
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西伯盖即位五十年。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
根据《史记》推测,姬昌称王是其在位的第42年,从“西伯”升级为“西王”。需要说明的是,“文王”是死后周武王追封的谥号,通过现有材料来看,姬昌称王之后用的是“王”的称呼。
然而,姬昌称王看似小问题,但在儒家来看却是大问题,原因很简单,儒家讲究正统伦理观念,周国既然臣服于殷商,姬昌臣服于纣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那么姬昌一旦称王就代表谋反,也就打破了儒家树立的周文王的“至忠、至德”形象。
于是,从唐朝到清朝,一代接一代儒家信徒开始怀疑周文王称王的事实。唐朝刘知几、张守节、梁肃等都认为姬昌应该没有称王,宋朝大儒欧阳修指责文王受命称王的观点为“妄说”,明清怀疑周文王称王的记载就更多了。
总之,周文王是否称王,这就成了一个千年争议的悬案,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为此争论不休。那么,周文王到底有没有称王呢?本世纪,海外一批战国竹简揭开了真相!
清华简《保训》揭开真相
2008年,清华校友在海外发现一批战国竹简,拍下之后赠送给了清华大学,一共约2500枚,这就是“清华简”。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在清华简中,《保训》是周文王临终前的遗训,篇中讲述“顺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核心思想就是“中道”和“阴阳和谐”,这些思想都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但在开篇第一句,却意外揭开了周文王称王真相!
隹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坠保训。戊子自演水,己丑昧爽至□,病,述保训,令史书之。
简单的说,周文王50年时,身体不舒服,感到大限已到,于是留下一段遗言。其中“隹王五十年”,非常明确地透露一个事实是:周文王生前的确已经称王,《史记》中的“西伯称王”真实可信。
更为重要的是,“隹王五十年”这区区五个字,可能揭开了另一个残酷现实:周文王称王,可能不是《史记》中记载的晚年,而是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这五个字意思是“做了50年的大王”,继位之初就称王,而非“做了50年的西伯”。
如果周文王真是“做了50年的大王”,那么必然要改写周朝历史,要重新审视商周关系,更加颠覆周文王历史形象。笔者看来,结合商周历史来看,尽管这一推测未见任何史书,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小。
《古本竹书记年》记载,“帝乙处殷。二年(公元前1100年), 周人伐商”。
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00年周文王在位,当时就有“周人伐商”,足见周文王野心,因此也就存在称王的可能了。但这一次“周人伐商”,周文王遭到当头一棒,失败之后才有“文王事纣”,周文王臣服纣王的历史描述,同时周文王改变战略,转向西北与江汉流域扩张。同时,历史上纣王囚禁周文王7年,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纣王发现了周国和周文王野心。
因此,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姬昌继位之初,其实已经称王,野心勃勃想要挑战商朝,惨遭失败之后,姬昌一面臣服纣王,一面改为境内称王(不向天下宣告),一面加紧战略准备,到了晚年姬昌觉得实力足够,已经不再担心殷商,于是再次宣告称王。
总之,通过清华简《保训》来看,作为儒家口中完美政治人物的周文王,其实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大节有亏”。但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总是胜利者的宣言,在胜利者的包装之下,即便声名狼藉之辈,也能变成一枚闪耀着迷人光辉的金疙瘩。
参考资料:
《《保训》与周文王称王》、《史记》、《“清华简”改写了上古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