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董事長憧憬着“1+1=11”早日成真

導讀

每個人的頭腦裏都貯藏着一部歷史,每個人對歷史都有着不同的解讀。

一個既無顯赫背景,更無雄厚資金的“草根”學子,白手起家,用10年時間締造了一個足以傲視全球的“織帶王國”,開創出“姚明絲生活”的全新時代。毫無疑問,姚明取得了巨大成功!

以往,媒體大多將姚明的“非凡成功”歸結於非凡的“姚明精神”,即“專注到極致,堅持到第一”。

誠然,專注和堅持是姚明個性的主要特質,也是其快步邁向成功的基石。然而,這簡單的四個字遠不能描繪出姚明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歷。畢竟,在“雙創”洪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的當下,創業者不再需要 “勵志雞湯”,他們需要的資訊應該“能夠揭示‘姚明奇蹟’背後的內在邏輯,即帶有規律性的必然”。尤其,在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時代背景下,姚明的傳奇經歷和他的成功之道,早已超出了個人奮鬥的範疇,具有典範和樣板的意義。

深度解讀姚明,讀懂姚明成功內在的必然,對企業家、尤其是前赴後繼的創業者具有特別重要的借鑑和指導意義。

懷着這樣的“初心”,近日,商頭條記者採訪了姚明董事長。

一、 《愚公移山》VS《明羅移山》,道是無常卻有常

背景

2004年,姚明在廈門創辦了姚明織帶飾品有限公司,到2014年——僅僅10年,“姚明織帶”成長爲全球最大的滌綸絲帶、絲帶印刷、絲帶花飾製造企業。到2016年——不過短短12年,“姚明織帶”已發展壯大爲擁有8家國內子公司和2家海外子公司的“姚明集團”。

商頭條:您好!請問,您的成功屬於必然還是偶然?您的成功是否可以複製?對當下的青年創業者有什麼啓迪或指導意義?對青年創業者們,您有什麼建議?

商頭條記者首訪姚明

商頭條記者拋出的第一波話題居然如此犀利,這多少有點出乎姚明董事長的意料。他略一怔,原本淺倚在椅背上的身體微微調整後端坐起來,英俊、儒雅的臉上浮現一絲凝重,旋即恢復爲睿智的微笑。他靜靜地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創業艱難百戰多,道是無常卻有常。”

姚明特別欣賞、也常常引用巴爾扎克的一句名言:“偶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若想文思不竭,只需抓住偶然就行。” 前些年,他非常相信偶然帶來的神奇效應。而今,歷經了多年的柳暗花明、迴腸蕩氣的歷練和反反覆覆的“淚與血、冰與火的洗禮”之後,他已真正悟透了“必然性寓於偶然性之中”的辨證思維方式。他認爲,自己的成功“首先歸功於我們所處的這個偉大的時代,諸多民營企業家會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崛起,這是時代的必然。”他自謙地說:“我的成功,只是恰巧抓住了一連串偶然的機會,再賦能——賦予其極致的關注和堅持。”

“先別輕言創業。每個創業者先得讀懂兩個故事,一個是中國古代的寓言《愚公移山》,一個是西方的同類題材寓言《明羅移山》。讀懂了這兩個寓言,再下海不遲”,“創業需要知識,更需要技能和方法。在某個層面來說,技能和方法纔是力量”,“讀懂這兩個故事,你才能明白,專注和堅持的前提是什麼?換言之,你才能明白,應該專注什麼!應該堅持什麼!” 說着說着,姚明董事長爽朗地笑了。

姚明董事長並不贊成大學生“剛邁出校門就急不可待地自主創業”,他認爲,剛畢業的大學生“將創業當成一門職業,其本質上是一種盲動”。當下的經濟形勢遠遠異於上世紀80年代,創業已變得越來越艱難,成功的機率並不大。大學生們所得到的資訊大多是“碎片化”的,他們只看到了立於巔峯身披萬道霞光的成功者,而沒有看到摔下懸崖粉身碎骨的失足者,“須知,前者遠不足1%,而後者遠遠大於99.9%!”

對在校的大學生,姚明董事長建議他們“淡定些,再淡定些!抵禦住外界的各種誘惑,專注地學習科技知識。”因爲,“當今社會已步入經濟知識時代。知識或許不等同於力量,但毫無疑問是力量的源泉之一。沒有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將無可避免地淪落爲盲人摸象,無可避免地頭撞南牆!”他說,知識經濟時代需要也將造就無數的“儒商”,“何謂儒?博識多聞者也!”

對剛步出校門的大學生,姚明董事長建議:“先不要忙着自主創業,應該先去一些知名的、至少是在某一領域領先的企業去打工,最好從最基層幹起”,“切不可低估了創業的風險,其艱鉅性和複雜性有時候堪比‘春秋無義戰’!如果沒有深厚的學識,沒有豐富的閱歷,甚至於沒有強健的體魄都難堪大任啊!”

姚明董事長1989年從廈門大學商學院畢業,因應機緣,在兩家臺資企業歷練了9年。他掌握了織帶生產從採購到銷售整個流程的每一個環節所需要的機能,更重要的是歷練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培養出自身獨具的趨利避害和凝聚人心的本能,“這纔是最寶貴的!”

著名作家、教授沈世豪這樣評價姚明董事長:“姚明之長在於思考,在於思想”,“姚明與衆不同,除了認真鑽研學問以外,在積累了相當的理論知識以後,更渴望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讀書是學習,使用則是更重要的學習。”惟其如此,“課本上的抽象理論,才化爲伸手可及的陽光、春風、雨露”……而這些又具化爲“大庫存、大生產、大市場”的經營戰略和運營模式、“團體績效工資模式”考覈體系、6S生產過程及現場生產要素動態管理規範、由7個主幹管理系統和1個信息平臺組成的集“集團管理、供應鏈整合、優化內部運營”爲一體,“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CRM信息管理體系……再物化爲10萬平方米廠房, 3000餘臺織帶機, 100餘臺染色機,1000餘臺其他機器;每天生產3個品類各196種顏色的織帶1000萬碼,印刷織帶100萬碼,花飾超100萬個,產品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道是偶然卻必然!

二、 是金還是銅,經火便知曉

背景

2009年是“姚明織帶”展開雙翼激情翱翔的一年。有媒體這樣描繪姚明董事長:“他手握柔美多彩的滌綸絲帶,輕輕一抖,便牽動了烽煙滾滾的世界市場,甚至牽動頗有霸主地位的美國人過敏的神經。”是年,美國對中國輸美窄幅織帶產品發起一場驚心動魄的“雙反”之戰。一時間,烏雲壓城城欲摧。“姚明織帶”是中國大陸唯一的應訴企業,最終完美勝出,以獨享零關稅的資格進軍美國市場,並順勢大踏步走進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商頭條:姚董事長,您被譽爲中國大陸打贏 “雙反”之戰第一人。請問,那兩場官司獲勝的深層或根本原因是什麼?如果將當年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放在當今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時代背景下,您還會奮起應訴嗎?如果應訴,勝面有多大?尤其重要的是,您當年的那段經歷和所獲得的經驗對衆多的出口型企業和企業家有什麼借鑑意義?

姚明董事長接受商頭條記者首次訪談

商頭條記者再次推出的話題犀利依舊。

姚明董事長搓了搓合攏的雙掌,又清了清嗓子,聲音略顯得有些低沉:“第一,那場‘雙反’之戰是山姆大叔強加給我的。事後,美方覈查的結論也證明其羅織的各種污名純屬‘莫須有’。第二,據當時幫助我們打這場官司的相關部門領導、學者專家估計,勝面不足1%。而且,那場官司耗費了企業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也耗費了我個人太多的精力。據統計,僅財力一項就超過了300萬元人民幣。但是,時至今日,我依然認爲,打這場官司,值!第三,如果將那場官司移到現在,我依舊會應訴。因爲,我崇尚並追求公平和正義!至於勝面……”姚明董事長輕咳一聲,終止了這個話題。

屢經風風雨雨的姚明當然深知商場如戰場。只是,當時的他並未想到,他的戰場竟然和萬里之遙的美國連在一起。他更不理解,遠在大洋彼岸、言必稱“公平、正義”的山姆大叔爲什麼會羅織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硬將自己拖入了一場嚴酷的戰爭?現在,徹底的明白了——“無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翻版而已!”姚明董事長的聲音漸漸清朗了。

中國是出口大國,在對外貿易問題上,美國、西歐爲了保護本國商業集團的利益,往往對本國企業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尤其是當今世界經濟霸主美國爲維護其霸權,動不動就揮舞“反傾銷、反補貼”大棒,對中國有關出口企業進行毀滅性打擊。國內企業自2005年以來接到“雙反”的官司很多,勝訴的比例很低,尤其“反傾銷、反補貼”兩個官司同時打贏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姚明董事長對商頭條記者的提問給予了高度肯定:“這些提問十分專業,切中了本質。”他非常欣賞“商頭條”記者的觀點:“當下,與其再現姚明爲什麼敢於應訴和如何應訴,不如分析姚明同時打贏這兩場官司的深層原因。”這對於衆多的出口企業和企業家,更具有指導或借鑑意義。

美國商務部在2009年8月26日對反傾銷進行抽樣,確認獨立地位企業名單。在9月2日發出反傾銷的三大問卷。這些問卷的每一個題目都經過精心設計,囊括了公司概況(包括人員、關聯企業、供應商、客戶、生產工藝流程);銷售情況(包括出口、內銷以及運費等);公銷售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費用、包材、水電)。它們組合起來,猶如篦子梳蝨子——無一遺漏。況且,現代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調查技術,已經可以將任何隱瞞、虛假,還有不少人擅長的造假,全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交卷的時間定在10月5日。值得特別說明的是,當姚明和他的同志們即將完成這三份問卷的時候,美國商務部卻在交卷前不久,再次發來14份更爲繁雜的問卷!卷帙如山,所有材料堆積起來,可以塞滿一個20平方米的房間。答卷完畢,美方又派員來公司實地核查。覈查時間嚴格規定爲短短的5天,只要任何一個項目覈查陷入僵局,或是因某項覈查耽誤了時間,美方人員便會立即撤離,姚明自然敗訴。如此苛刻,亙古未見!

是金還是銅,經火便知曉。每一項覈查都不含糊,每一個結論都在證明,姚明是清白的,“姚明織帶”更是清白的。“雙反”調查水落石出,完美收官!

姚明細敘“雙反”往事

諸多權威媒體和專家學者總結了姚明能夠勝訴的根本原因:首先,得益於信守“乾乾淨淨做人,老老實實經商”的準則,引領“姚明織帶”遵紀守法,在國內市場如此,在國際市場同樣如此。其次,得益於通過高度信息化,全面提升了公司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水平。姚明常常說“技術裝備的質量決定了戰爭的樣式”,正是有了世界一流的信息化體系,他才得以從容應對美方“嚴格到極近苛刻,細緻到密不透風”的核查。再次,得益於姚明規劃的“輕資產、重品質”的發展路徑。最後,得益於姚明依據企業具體情況獨創的“逆業界大勢而動”的“大庫存、大生產、大市場”的經營模式與同時追求差異化及成本領先精準組合的發展戰略。憑藉着自身的核心優勢,姚明殺出了一個豔陽天。“雙反”之戰的輝煌勝利,轟動海內外,迅疾颳起了“姚明旋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讚歎姚明,崇敬姚明,喜歡姚明,“姚明織帶”因而贏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據瞭解,2010年企業的利潤比2009年增加40%以上。

彼時的驚心動魄,終於化爲今朝的萬里錦繡!

三、姚明給自己貼了個新標籤:一個屬馬的“鄰家大哥”

背景

踏平“雙反”的驚濤駭浪之後,又經歷了“姚明”商標註冊的風波。近年來,姚明一直被媒體鎖定在聚光燈下或取景器裏。爲了將其與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區隔開來,媒體分別給他們貼上了“廈門姚明”和“上海姚明”的標籤。

與此同時,鑑於姚明董事長在振興中國經濟和提升國際形象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相關部門和組織聘請其當任了20餘個社會職務,授予“姚明織帶”和他個人近百個榮譽稱號。著名的有:中國海關第一個“出境加工手冊”試點企業,國家工信部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福建省和諧企業”,“影響中國的廈門十大商界領袖”,“第六屆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之“傑出領導力獎”(爲全國唯一獲獎者),“全國優秀企業家”,“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世界經理人》“中國十大管理實踐”之“卓越運營獎”,“廈門打工者最信賴十佳僱主”,“福建省2016年度魅力老闆”(爲廈門市唯一的當選人)等等。

商頭條:姚明董事長,據我們統計,您身上被媒體和社會各界貼上了20餘個標籤,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與“上海姚明”PK過的“廈門姚明”。請問,你仍然喜歡“廈門姚明”這個標籤嗎?或者,我們也爲您“貼”一個如何?就叫“馬拉松最終的勝利者”?

屬馬的鄰家大哥

商頭條記者剛說出這個話題,姚明董事長即輕輕地笑了,他深情地說:“上海姚明是中國最優秀和最著名的籃球運動員,我非常欣賞他,敬重他,喜歡他,崇拜他。”訪談的氛圍隨之由凝重轉向輕鬆、活波。

姚明董事長說,自己與上海姚明就“姚明”商標註冊打了9年的官司,這場“馬拉松式”的官司“其最終的勝負結局,並不是兩個姚明之間對決的結果,更不是雙方能力或能量對撞的結果。它彰顯的是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巨大進步。官司既已塵埃落定,已無再敘其經過或者細節的必要了。”

官司雖然贏了,姚明董事長卻時常爲最終雙方未能握手言和而遺憾。他說,“官司處於相持階段時,我和上海姚明在臺北巧遇過,不僅同住一家酒店,居然還在同一個餐廳就餐。我主動走近他,主動與他握手。我期待着與他合作!”他憧憬“姚明”這一品牌能夠像喬布斯創立“蘋果”那樣,在全球享有盛譽。“要實現這一夢想,我必須和上海姚明聯手,續寫兩個姚明的傳奇故事。” 他告訴我們,他早就制定了一個《“1+1=11”》的企劃案,之所以如此冠名,是因爲上海姚明的球衣是11號。“我已經多次在非正式場合發出了這樣的信息。”相惜之情溢於言表,雙眼射出無限憧憬的光芒。

時至今日,姚明董事長尚未接到上海姚明的迴音,憾哉!他說,“或許因爲他現在還是體制內的官員,礙於紀律和規定不便於立即回應;又或者是我和他合作的緣分還沒有到來。”“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家應該具有化干戈爲玉帛,謀求多贏的情懷和胸襟。我始終會張開雙臂期待他,期待另一個姚明象一座大山向我移過來!”

採訪臨近結束時,姚明董事長主動邀請我們合影並互加微信。他告訴我們,他屬馬,特別喜歡馬的英俊、瀟灑和馳騁天下的雄姿。“如果你們真的一定要爲我貼上一個標籤,我希望下次見面時,你們就稱呼我‘一個屬馬的鄰家大哥’吧。”

極目長空,天開雲綻。屬馬的鄰家大哥,我們祝願你揚鞭策馬,駕長風,縱橫萬里!

姚明董事長欣然與本文作者合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