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改革運動,甚至被很多人認爲是晚清政府最後一次可以挽救國家,維繫統治的運動。

但是歷史沒有給任何人幻想,轟轟烈烈的 維新變法僅僅經歷了一百零三天就徹底宣佈失敗。

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梁潛逃,光緒被囚禁,結果相當悲慘。很多人思考,如果當時 維新變法沒有被扼殺而是成功的話,清朝是不是就不會滅亡了呢?

答案顯而易見,是不能的。原因在於 維新變法根本就是不成熟的,甚至再後來演變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鬧劇。

其實慈禧也並非我們想的那樣食古不化,專斷頑固,她對當時清朝所面臨的局勢,看的非常清楚,她也並不反感改革,洋務運動也是被她所支持的。

其實當時的朝中也沒有幾個所謂的“頑固派”,他們都是比較支持革新,但是 維新變法想直接全部照搬資本主義國家那一套,顯然是太冒進了。所以兩者的對立不是頑固對改革,而是冒進對漸變。

在當時已經滿目瘡痍的 大清,改革其實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了。但是當時並沒有人能拿出具體的改革方案,只能慢慢的先學習西方的技術,開展“洋務運動”。

而且按照當時清朝的那種狀況,是經不起 維新變法那樣的折騰的。如果把晚清政府比喻成垂死的病人,那麼 維新變法就是一劑可以殺人的虎狼之藥。

維新變法期間,每天要實行幾百條新令,妄圖在短短時間內快速改變中國,這種辦法無疑太過冒進,不適合 大清。如果慈禧真的放任他們繼續胡鬧,那麼 大清的滅亡可能會加速。

而且當時的譚嗣同爲了變法得到外國人的支持,甚至出賣國家領土來換取改革的資本。而且按照康有爲的說法,中國的變法要想成功,中國和日本要合併成爲同一個國家。這種做法和言論實在是荒天下之大謬。

外國人幫助中國變法的興趣本身就不大,很可能只是利用他們,從中獲利,這一點可以說是摸到了慈禧的逆鱗,六君子也是非死不可。國家一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

而且 維新變法的 領導人員也並沒有對中國的局勢有一個清醒的分析,甚至出現了很多空想主義者,實幹家少之又少。

康有爲在外號稱“帝師”,光緒卻從未做出回應,而且康有爲作爲 維新變法的精神領袖,卻並沒有得到實權,反而是譚嗣同等人得了職位。

可見康有爲等人只會誇誇其談,不堪大用。而且正是由於康梁的後期政治野心膨脹,才過早的葬送了 維新變法的前程。

維新變法從根本上上就是不成熟的,但是也不可否認它的積極意義。親,對於本文中的觀點,你有什麼看法啊?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