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平伯受胡适的影响,也写了《红楼梦辩》,后来,他对胡适提出的自传观点有了不同的看法,于是修改了自己的文章,把文章名字改为《红楼梦研究,并且发表在《文艺报》。但是被当时的领导看到了,觉得他们的文章很适合批判社会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于是这个领导给中央领导部门写了一封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自从《红楼梦》问世,就出现研究《红楼梦》的人,于是所谓的"红学"产生了。

"红学"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

旧红学主要是索隐派。

新红学主要是考证派。

新红学是由胡适引发的。他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书中的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并且,他对曹家的家史做了很详细的考证。

俞平伯受胡适的影响,也写了《红楼梦辩》,后来,他对胡适提出的自传观点有了不同的看法,于是修改了自己的文章,把文章名字改为《红楼梦研究,并且发表在《文艺报》。

李希凡看到俞平伯的文章,认为他的观点偏离了阶级斗争和否定了历史意义,于是与蓝翎一起,写了一篇批评文章。

他们写的文章被《文艺报》压了下来。但是被当时的领导看到了,觉得他们的文章很适合批判社会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于是这个领导给中央领导部门写了一封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在信中,把他们两个称为"小人物"。

这样,俞平伯被推上批判的历史舞台,而这两个小人物却得以出名——后来他们两个因为遭遇不同也反目成仇。

一本《红楼梦》引起这么大的波动,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可见,我是多么的孤陋寡闻!

同时,我越来越相信:看关于《红楼梦》的文章越多,我得到的意外惊喜也会越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