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水)壺因快捷、安全、便利、美觀等特點,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也成爲千家萬戶必備的生活小家電。

電水壺在1891年誕生於芝加哥,在英國開始推廣開來。到了二十一世紀便成爲全球的暢銷品。電水壺採用的是蒸氣智能感應控溫,具有水沸騰後自動斷電、防乾燒斷電的功能。隨着生活的需要,現在的電水壺也正在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如防漏、防燙、鎖水等。電水壺具有加熱速度快,保溫效果好,過濾功能強,式樣多等優點。目前市面上款式衆多,很多廠家在外觀上下功夫,既要外觀新穎,又要降低各種成本,因此在市面上也會出現電水壺質量不穩定等問題。

萬變不離其中,電水壺工作原理比較簡單:

電熱水壺接通電源5-8分鐘左右水沸騰後,水蒸汽使蒸汽感溫元件的雙金屬片變形,頂開開關觸點斷開電源。由於其斷電設備是不可復位的,因此斷電後不會再加熱。如果蒸汽開關失效,壺內的水會一直燒下去,直到水被燒乾,發熱元件溫度急劇上升,位於發熱盤底部的有兩個雙金屬片,會因爲熱傳導作用溫度急劇上升,膨脹變形,斷開電源。因此電熱水壺的安全保護裝置是設計的非常科學與可靠的。這也就是電熱水壺的三重安全保護原理。

電水壺按生產材質的不同可分爲不鏽鋼電水壺、塑料電水壺、陶瓷電水壺三大類別;

按產品功能差異可分爲單身壺、保溫壺、套裝電水壺、智能微電腦電水壺四種。

按照加熱方式可分爲發熱管加熱和底盤加熱兩大類。

目前市面上採用發熱管加熱方式的電水壺因在加熱過程中,過量水會使開水溢出,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很少用發熱管加熱,大部分是採用發熱盤加熱。在選購電熱壺時,無論塑料、不鏽鋼電水壺,一定要注意乘水壺體材質達到食品級(食品級塑料熔點200℃,食品級不鏽鋼至少304鋼),陶瓷電水壺比較重,對包裝要求比較高。

電水壺的品牌選擇上,主要從耐用性和安全性兩個方面去考慮:

電水壺乘水壺體材質:不鏽鋼材料規格很多,但要符合國家食品級標準、綠色環保,產品防鏽、耐腐蝕。如果採用低價低質的不鏽鋼,會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塑料壺體因材質要達到食品級,材料和製造成本較高,建議不要選用。陶瓷壺體外觀漂亮,但易摔碎。電水壺蓋:一般壺蓋部分爲兩層,內層部分一定要選擇食品級不鏽鋼材質。電水壺溫控部分:電水壺溫控部分電極鍍層分成三種,鍍銅,鍍銀以及鍍金,其中鍍金和鍍銀的效果差不多,而且鍍金成本比較高,所以鍍金基本看不到了,一般都是鍍銅或者鍍銀,國內的電水壺基本都是鍍銅的,這種設計成本低,但是鍍銅的電水壺存在打火問題,就是接通電源之後,會產生電火花,這個也是爲什麼國內電水壺不耐用的原因,鍍銀鍍層的電水壺就可以有效避免打火的問題,而且導電性能也很好,安全性能高,就是成本比較高一點。看電水壺塑料配件:食品級的塑料配件特點是:氣味小,表面無毛刺,使用壽命長,不容易老化。普通塑料件的特點是:氣味比較大,有點刺鼻,塑料件容易老化斷裂,這種塑料件不但使用壽命短,還會影響飲用水的衛生。一般電水壺的壺蓋外層,外殼(雙層保溫壺),手柄,底座部分都是塑料件。看電水壺的外觀:一看內膽及外膽表面拋光是否均勻一致,是否有碰傷和劃傷疵病;二看口部焊接是否平滑一致;三看內部密封是否嚴密、螺塞和杯體是否匹配;四看壺口,越圓越好,不宜過大。看電水壺電源線:電源線一定要達到國標,有些廠家爲減少成本,長度不達標,銅芯線採用鋁芯線。

電水壺常見故障:1.通電後不加熱,指示燈不亮;2.通電後不加熱,但指示燈亮;3.水沸後不斷電。

電水壺使用長了後,會產生水垢,大話西遊分享快樂告訴大家幾個比較實用的方法:

1.醋除水垢:超市買白醋,放入水壺刻度的10%的白醋, 然後加滿水,燒開放置一小時左右,然後刷洗就可以了,陳醋也可以,但陳醋的效果沒有白醋的好。

2.小蘇打除水垢:放1小匙小蘇打加少許水,燒沸幾分鐘,水垢即可除掉。

3.煮雞蛋殼除水垢:把兩個雞蛋殼稍微弄碎,放入壺內,再裝入半壺水,用調羹攪拌,然後煮 沸,放置半小時左右,倒出蛋殼,再用清水涮洗兩遍即可。

方法很多,用橙皮也可以,大家在生活中可以自己去試驗總結。在使用電水壺時,也一定要有安全意識,裝水時不要超過刻度線,電水壺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需要有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

目前國內市場銷量比較好的品牌有許多:美的、蘇泊爾、九陽、龍的、三角、安博爾等。自己可根據我的幾點建議去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