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灾难发生后,芦山县围绕“强规划、补短板、保安全、严管理”目标系统谋划、科学重建,从应急恢复、防洪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等多个方面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高质量推动水毁防洪堤恢复重建。2020年2月9日,“8·22”特大暴雨灾害水利恢复重建乡镇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工程项目——龙门镇青龙场村防洪堤恢复工程于正式复工,成了全县首个复工的在建项目。

四川新闻网雅安4月30日讯(高义涛 张正昊 王梦倩 文/图)2019年8月22日,芦山县发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全县防洪堤受损严重,造成水利直接经济损失约8亿元。

灾难发生后,芦山县围绕“强规划、补短板、保安全、严管理”目标系统谋划、科学重建,从应急恢复、防洪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等多个方面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高质量推动水毁防洪堤恢复重建。

“自2019年10月18日防洪堤恢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们明确细化各参建单位职责,各点位施工现场明确管理人员、监理员,并派驻工作人员常驻项目一线,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芦山县水利局水资源河湖管理保护二股股长姜照松表示,

原定于2020年春节假期结束复工的防洪堤恢复重建项目却因疫情延误了复工,但是汛期将至,时间不等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迫在眉睫。

“受疫情影响,项目复工问题重重,施工人员如何进场、物资设备如何运输,平日简单的问题都成了困扰我们的大麻烦。”芦山县水利局副局长王伟说。

为抢抓工期,芦山县按照“迅速响应、精准排查、严格监管”三步走推动水利建设项目复工,做好施工人员体检、筛查、识别,落实施工现场防控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风险。

2020年2月9日,“8·22”特大暴雨灾害水利恢复重建乡镇基础设施恢复提升工程项目——龙门镇青龙场村防洪堤恢复工程于正式复工,成了全县首个复工的在建项目。

项目复工后,建设单位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加大机具人员投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全县6个乡镇46个点位新建堤防9764米,加固加高堤防3415米,完成工程总投资10340万元。

2020年4月28日,芦山县双石镇场镇段防洪堤完成水下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志着芦山县“8·22”水毁防洪堤恢复重建项目主体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

这些项目完工后,将即刻发挥防洪度汛作用,全面提高沿河乡镇对抗洪水灾害能力,保障堤防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