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災難發生後,蘆山縣圍繞“強規劃、補短板、保安全、嚴管理”目標系統謀劃、科學重建,從應急恢復、防洪基礎設施、鞏固提升等多個方面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起點、高質量推動水毀防洪堤恢復重建。2020年2月9日,“8·22”特大暴雨災害水利恢復重建鄉鎮基礎設施恢復提升工程項目——龍門鎮青龍場村防洪堤恢復工程於正式復工,成了全縣首個復工的在建項目。

四川新聞網雅安4月30日訊(高義濤 張正昊 王夢倩 文/圖)2019年8月22日,蘆山縣發生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災害,全縣防洪堤受損嚴重,造成水利直接經濟損失約8億元。

災難發生後,蘆山縣圍繞“強規劃、補短板、保安全、嚴管理”目標系統謀劃、科學重建,從應急恢復、防洪基礎設施、鞏固提升等多個方面堅持高標準、高要求、高起點、高質量推動水毀防洪堤恢復重建。

“自2019年10月18日防洪堤恢復重建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我們明確細化各參建單位職責,各點位施工現場明確管理人員、監理員,並派駐工作人員常駐項目一線,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蘆山縣水利局水資源河湖管理保護二股股長姜照松表示,

原定於2020年春節假期結束復工的防洪堤恢復重建項目卻因疫情延誤了復工,但是汛期將至,時間不等人,保障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是迫在眉睫。

“受疫情影響,項目復工問題重重,施工人員如何進場、物資設備如何運輸,平日簡單的問題都成了困擾我們的大麻煩。”蘆山縣水利局副局長王偉說。

爲搶抓工期,蘆山縣按照“迅速響應、精準排查、嚴格監管”三步走推動水利建設項目復工,做好施工人員體檢、篩查、識別,落實施工現場防控措施,阻斷疫情傳播風險。

2020年2月9日,“8·22”特大暴雨災害水利恢復重建鄉鎮基礎設施恢復提升工程項目——龍門鎮青龍場村防洪堤恢復工程於正式復工,成了全縣首個復工的在建項目。

項目復工後,建設單位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加大機具人員投入,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全縣6個鄉鎮46個點位新建堤防9764米,加固加高堤防3415米,完成工程總投資10340萬元。

2020年4月28日,蘆山縣雙石鎮場鎮段防洪堤完成水下主體工程施工工藝,標誌着蘆山縣“8·22”水毀防洪堤恢復重建項目主體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

這些項目完工後,將即刻發揮防洪度汛作用,全面提高沿河鄉鎮對抗洪水災害能力,保障堤防沿岸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