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日本的農村,許多農民除了夏季緊張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則須進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稅,往往難以維持一家人的溫飽生活。有些農民,特別是長野縣信濃川一帶的山區農民,不得不全家人背井離鄉隨政府組織的開拓團到我國東北的雞西、勃利、樺南、依蘭地區墾地謀生。在城市,有勞動力的青年男女進廠作工,儘管十分勤勞,所得微薄之工資,仍難以養家餬口。隨着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日本的向外侵略,日本廣大勞動者的生活卻愈益貧困化。

與日本勞苦大衆相反,一些日本社會上層人物及其政黨,卻不時地相互攻擊,爭權奪利,把廣大民衆之疾苦置於腦後; 日本各財團勢力以其產業、經濟上的優勢地位,殘酷地剝削勞動羣衆,而且極力影響着政府的對內、對外政策。

總之,此時的日本也存在着資本主義初中期那種貧者越貧、富者更富兩極分化和資本壟斷等嚴重的社會問題。

面對着日本社會的各種病態,因而也就產生了改變這種社會現實的各種主張。其中以軍隊的激進分子的主張最爲突出,醞釀的時間也最長。

日本二二六事件(一):陸軍中佐相澤三郎刀劈陸軍中將永田鐵山

自從1934年以後,由於統制派的主張得到日本陸軍大多數中上級軍官的支持,他們在與皇道派的鬥爭中逐漸佔據了上風。

1931年12月荒木貞夫就任陸軍大臣後,皇道派的青年軍官曾期待他實施“革新”,荒木也成爲這些人的後臺。正是由於這樣的人緣,才得以阻止青年軍官卷入血盟團事件和五一五事件;但是在另一方面,這也造成了這些軍官有恃無恐、言行動輒越軌的後果。

1934年1月,荒木貞夫辭職,由林銑十郎大將接任陸軍大臣。他得到宇垣派和南次郎派的支持,把統制派中堅人物永田鐵山提升爲軍務局長和少將,這是僅次於陸軍大臣和次長的實權職位。至此,統制派取代皇道派,確立了對陸軍的絕對支配權。

制訂日本全國“統制化”的計劃時,需要軍事以外的政治、經濟知識,因此統制派幕僚曾向官僚、財界和學者求援,逐漸同政界和財界的上層建立了緊密接觸。永田鐵山就是這個接觸網的中心人物。可以說,他就是統制派的核心。

控制了軍部以後,爲保持軍隊上下一貫的統制、爭取合法掌握政權,統制派不斷尋找機會打擊皇道派。1934年8月,混入皇道派內部的統制派間諜佐藤勝郎向憲兵隊告發了皇道派軍官的政變陰謀,致使皇道派成員村中孝次、磯部淺一、片岡太郎等人被捕。雖然此後陸軍軍法會議以“證據不足”爲由未起訴這些人,但陸軍省還是以“在士官學校散發怪異文書 ”爲由免去村中和磯部的職務。皇道派對此極爲不滿,認爲這是統制派一手製造的陰謀。

統制派打擊皇道派的行動並未就此停止。

日本二二六事件(一):陸軍中佐相澤三郎刀劈陸軍中將永田鐵山

1935年7月,陸軍大臣林銑十郎借人事調整之機,將一批皇道派軍官轉入預備役,或調離樞要部門、轉任戰地軍官,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調動就是免去了皇道派頭面人物真崎甚三郎的陸軍教育總監職務。罷免真崎得到了昭和天皇的暗中支持,他長期以來一直不滿真崎對少壯軍官的危險影響,曾在私下表示“我一直希望他提出辭職,但他不幹”、“連常識都沒有”。

真崎下臺後,皇道派與統制派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皇道派少壯軍官把矛頭指向了陸軍中將永田鐵山。

1935年7月19日,駐紮在福山縣的皇道派軍官相澤三郎中佐來到東京陸軍省,要求永田辭職,遭到拒絕。當他返回福山後,接到了調往臺灣的調令,被激怒了的相澤遂決定刺殺永田。

1935年8月12日,他再次返回東京,身佩軍刀,直接闖進了永田鐵山的辦公室。當時,永田正在同東京的祕密警察頭子會談,見相澤殺氣騰騰地闖進來,厲聲喝道:“幹什麼的?”相澤並不答話,而是直接抽出軍刀,向永田劈去。永田敏捷地避過了這一刀,跳起來向門口跑去,但是曾擔任過劍道教官、精通劍術的相澤並沒有給他逃生的機會,猛衝上去,一刀砍在永田的背上。當永田掙扎着去開門時,相澤又揮刀從背上直刺過去,貫穿前胸,將其釘在門板上,結果了永田的性命。大概是覺得永田的死相很難看,相澤摘下自己的軍帽,蓋在他的臉上,準備下樓再去買頂帽子,直到這時才被聞訊趕來的憲兵抓住,此次事件被稱爲“相澤事件”。刀劈永田鐵山的事件令天皇極度震驚。當侍從長本莊繁向他稟報這一事件時,裕仁當即表示:“這樣的事件竟在陸軍中發生,真是非常遺憾。請進行調查,並把詳情向我報告。”在爲永田舉行的隆重葬禮上,裕仁還令宮內省送去鮮花。

日本二二六事件(一):陸軍中佐相澤三郎刀劈陸軍中將永田鐵山

永田事件之後,統制派幕僚軍官爲了打擊皇道派的囂張氣焰,於1935年12月趁陸軍人事定期調整之際,把第1師團長、鐵桿皇道派成員柳川平助調任臺灣駐屯軍司令官,接着又命令駐守東京長達30年之久的第1師團調往滿洲。第1師團是皇道派的大本營,這一決定無異火上澆油,一下子激怒了皇道派的少壯軍官,促使他們加快了“異動”的步伐。

1936年1月,岡田啓介內閣因政友會提出不信任案而倒臺,日本政局出現動盪。同時,第1師團軍法會議開始公審相澤中佐。皇道派少壯軍官錯誤分析了形勢,認爲公衆輿論對公審持批評態度,趁此局勢動盪之際,政變“有九成勝利的把握”。此外,第1師團將在3月開赴滿洲,因此政變必須在2月底之前發動。

爲了獲得上層的支持,政變集團骨幹磯部淺一大尉兩次拜會了新上任的陸軍大臣川島義之,從他那裏得來的印象是“突然發生什麼事件的時候,(陸軍上層)不會實行鎮壓”。磯部還拜訪了罷職在家的真崎甚三郎陸軍大將,真崎對來者的意圖甚爲明瞭,但是這個老奸巨猾的傢伙爲了從將來的麻煩中把自己撇清,便在磯部開口前說“要是(因爲這次談話)引出什麼事的話,我就什麼也不跟你說。”磯部見對方避而不就,於是轉口說爲了幫助相澤的公審辯護,需要一些錢。真崎說,我窮,沒有錢,但不知需要多少。磯部說,有1000日元就行。沒有這麼多的話,500元也可以。真崎爽快地答應了,說道:“就這些嗎?如果這麼多,賣些東西也給你湊上。”磯部將此看作是真崎等皇道派高層人物對他們行動的默許和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