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實君按:我國金融企業國有資產到底有多少家底?

國務院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專項報告首度披露,這個數字:241萬億元。

10月24日,財政部公佈《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

這個領域裏的國有資產數額龐大,管理尤爲複雜。

1

22家投資集團、金控公司、地方平臺等“一把手”被調查

據投實君統計,2018年7月以來,近22家國有投資集團、金控公司、地方平臺公司等一把手或主要領導被調查,主要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其中,影響較大的爲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據中紀委官網顯示,經查,賴小民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違背中央金融工作方針政策,盲目擴張、無序經營導致公司嚴重偏離主責主業,不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造成惡劣政治影響等。

7月30日,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含冰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10月18日,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傑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11月15日,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主要領導紛紛被查,國企改革之路任重道遠。

2

雲南改革樣本:省屬國企將脫胎換骨式整合重組

以雲南省國企改革爲例。

11月21日,雲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雲南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構建具有云南省特色的“1+1+X”省級國資監管和國企發展新模式,完善州(市)國資監管體制,2018年初步形成“1+1+X”省級國有資產監管和國有企業發展新模式,2019年省屬企業整合重組基本完成,,2020年“1+1+X”框架體系進一步完善並運行順暢,州(市)國資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

雲南省國資委主任羅昭斌表示,從總體上講,我省國有企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有的企業投資領域過寬,主業不優不強,無序競爭、同質化經營,經營效率不高;有的企業內部管控薄弱,管理層級多,盲目投資、佔有資源,債務風險大;有的企業現代企業制度不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尚未形成,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還不完善;有的企業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落實不到位,基層黨組織建設薄弱。這些矛盾和問題,嚴重製約了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什麼是“1+1+X”

第一個“1”是組建雲南省國有股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主要針對省屬企業存在的股權分散、運營效率不高、資本回報偏低,以及混改後無專門機構和人員對參股股權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等問題,新設立雲南省國有股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將省國資委持有的相關參股企業股權劃轉該公司,同時根據整合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逐步將主業處於充分競爭領域的省屬企業國有股權注入該公司,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類淡馬錫”模式。公司通過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培育孵化、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方式,盤活國有資產存量,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共同發展,實現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第二個“1”是組建雲南省國有金融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要針對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職責分散、授權不清、佈局不優、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組建雲南省國有金融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省級部門管理的金融資產劃轉該公司,並逐步整合省屬企業及州市相關金融資源,構建國有金融資本集中運營管理專業化平臺。通過集中運營管理金融股權、資產,將各類金融牌照優勢集中於同一平臺,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發揮國有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

“X”是改組設立若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產業集團公司。主要針對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以及企業主業不突出、同質化經營等問題,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以省屬綜合型投資公司和主業處於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保障民生、重點產業培育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企業爲主體,改組設立若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通過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作,促進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服務重大戰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國有資本控制力和影響力。同時,圍繞八大重點產業和“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重組若干產業集團公司,在有色金屬、能源、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化工、新材料、現代物流(跨境物流)、國際貿易等產業領域,培育一批骨幹企業,提升國有資本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做強做優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我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在州(市)國有資本佈局方面,針對當前州市存在的企業債務風險防範壓力大、自身發展動力不足,以及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合理、配置效率偏低等問題,依據州(市)國有經濟規模、資源狀況和國有企業發展水平,提出推動州市、縣(市、區)企業整合,促進國有資產向州市投資、運營公司集中,並對州市、縣(市、區)企業數量作了限定。原則上國有資產規模2000億元以上的州市,保留不超過8戶企業;國有資產規模介於300億元到2000億元之間的州市,保留不超過5戶企業;國有資產規模在300億元以下的州市,保留不超過3戶企業;縣(市、區)不再保留企業,確有必要可保留1戶企業。

方案明確提出七大任務:

一是推動企業整合重組。通過專業化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理順企業之間股權關係,優化資源配置,減少無序競爭和同質化經營,做強主業。

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包括持續推進混改、加快企業上市、規範國有資本參股股權管理。

三是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提出加強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深化企業內部選人用人制度改革、完善薪酬分配機制等改革任務。

四是加快企業瘦身健體。包括壓縮企業管理層級、清理低效無效資產和化解過剩產能、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改革任務。

五是切實防範重大風險。主要從嚴控債務風險、嚴控投資風險、嚴控法律風險等方面,明確改革任務。

六是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圍繞健全完善監管體系、持續優化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深化改革。

七是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3

對國有金融企業的規範一直沒有放鬆。

人民銀行、銀保監、財政部、國資委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以約束管理。

國有金融企業:要突出主業、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得爲地方政府任何形式的融資

2017年12月29日,銀監會印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重點強調:引導資產公司按照“相對集中,突出主業”的原則,聚焦不良資產主業;對資產公司集團內未受監管但具有投融資功能、槓桿率較高的非金融類子公司提出審慎監管要求,確保資本監管全覆蓋;調整完善集團財務槓桿率計算方法,防控集團表外管理資產相關風險

2018年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就“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會上指出,牢牢守住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條紅線。同時,也要堅決防止和避免企業盲目擴張、盲目做大

2018年3月30日,財政部印發《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爲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指出,國有金融企業除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外,不得直接或通過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間接渠道爲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資,不得違規新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不得要求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提供擔保或承擔償債責任。不得提供債務性資金作爲地方建設項目、政府投資基金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本金。

6月29日,銀保監會正式發佈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規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業務行爲,推動提高債轉股效率,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同時,要求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對其控股或者參股的商業銀行之間建立“防火牆”,在資金、人員、業務方面進行有效隔離,防範風險傳染。

7月8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要建立健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四梁八柱”,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對於涉及國家金融安全、外溢性強的金融基礎設施類機構,保持國家絕對控制力。對於在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的國有金融機構,保持國有金融資本控制力和主導作用。對於處於競爭領域的其他國有金融機構,積極引入各類資本,國有金融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加強對國有金融資本重大布局調整、產權流轉和境外投資的監督。

同時,規範金融綜合經營,依法合規開展股權投資,嚴禁國有金融企業憑藉資金優勢控制非金融企業。發揮好績效目標的導向作用,引導國有金融機構把握好發展方向、戰略定位、經營重點,突出主業、做精專業,提高穩健發展能力、服務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9月6日,財政部提出要規範國有金融企業參與PPP項目融資行爲,確保項目資本金來源合法合規。

11月7日,人民銀行召開全系統警示教育大會。會議指出,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央行內部管理機制。要會同紀檢監察機關等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國有金融機構重大決策失誤和失職、瀆職責任追究倒查機制,嚴厲查處侵吞、貪污、輸送、揮霍國有金融資本的行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