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結婚生子,傳宗接代,可以說是我們的使命。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思想的逐漸開放。有一部分人不再拘泥於結婚生子的傳統思想。而更願意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更向往沒有孩子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結婚後也不願意要孩子,所以在當代社會不願意生孩子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一般把婚後不願意要孩子是羣體稱爲“丁克族”。
丁克族這個羣體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一個羣體,有人很羨慕丁克族這個羣體可以做自己。也有人一直嘲諷丁克族,認爲丁克族是一個很自私的羣體,只顧着自己年輕時的瀟灑自由,等到年老後身旁無子女照顧,這時候後悔就有些太遲了。事實上丁克族真的老年生活會很慘嗎?
在前一段時間,小區附近有棟樓有居民反映樓道有很難聞的味道,好幾天了味道都沒有散去。所以只好通知物業,物業最開始以爲是保潔阿姨沒做好清潔。是不是有遺留的垃圾纔會有味道。物業立即聯繫了白天負責該棟樓衛生的保潔員,保潔阿姨說每天都打掃得很乾淨,不過那棟樓確實有味兒,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物業立刻又派人去查原因,巡到有臭味的樓層,隨後聽到附近的居民說一家有個獨居老人,已經好幾天沒看到這位老人了。會不會是這位老人在家裏出事了,因爲這位老人的兒子已經出國了,老伴兒也已經在前幾年去世了。
物業敲門無人應答立即報警撬開房門後,發現老人已經去世好幾天了。因爲天氣較爲炎熱,已經有一定的味道了。看到這個場面,在場的人有些痛心。因爲老人並非是丁克族,家中是有孩子。孩子研究生畢業之後就出國了。每個月會給老人寄不少錢,但是很少看到他的兒子回來看望老人。就連過年也沒回來過,後來聽說老人的兒子已經在國外結婚有了孩子,所以老人一直都是一個人在家。
很多父母生養孩子,一直都是抱着養兒防老的願望。我們撫養孩子長大,等到孩子長大後,我們年老後能夠希望孩子對我們有所照顧。按道理說是應該這樣,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些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重心就逐漸轉移。有時候很難照顧到老人,基本上都是每逢過年纔會回家一次,一年能夠呆在一起的時間不過幾天。所以那些一味的嘲諷丁克族老年生活很慘的人真的沒必要。在如今這個社會,就算有兒有女也不一定能完全指望得上。
而那些丁克族選擇了不要孩子,自然會在自己年輕的時候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好。至少在經濟方面不用讓人操心。畢竟如果選擇了丁克,就意味着自己要和整個社會的傳統作鬥爭。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實力和決心是很難做這個決定的。之所以做出了丁克的選擇,肯定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的,既然選擇了就應當尊重。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
在一個家庭中,消費的主要羣體就是孩子。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到未來成家立業,幾乎都需要父母的幫扶。有了孩子的家庭通常把孩子稱爲碎鈔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相關統計,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學業完成,要將近花費六十萬左右。若是家庭經濟條件允許,花費可能更多,會超過百萬。尤其是一些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庭,僅僅是大學幾年花費的費用就在百萬。
而丁克族呢?因爲沒有孩子,所以不用擔心經濟方面的開銷,而自己所賺的收入用於自己的開支就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孩子作爲牽絆兩個人,夫妻生活也更自由。不用因爲關於孩子的瑣事而爭吵。生活上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完全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等到自己晚年後也能累積一筆財富,足夠負擔自己晚年生活的開銷。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既然選擇了,就要對我們的選擇負責。無論是選擇丁克還是選擇結婚生子我們都有自己相應的責任去承擔,自己不後悔就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