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蜀漢的諸葛亮,魏國的司馬懿,吳國的陸遜,三人都是本國軍事人才之中的翹楚之輩,放眼整個三國的人才羣體,他們三人也堪稱第一集團代表人物,少有人能望其項背。要想對比諸葛亮與陸遜的軍事才能優劣,最爲公平的辦法,莫過於看看他們面對同一個強勁對手魏國作戰時的戰績和表現。

魏蜀吳三國能夠在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三足鼎立,與三國各自擁有的優秀人才密不可分。其中蜀漢的諸葛亮,魏國的司馬懿,吳國的陸遜,三人都是本國軍事人才之中的翹楚之輩,放眼整個三國的人才羣體,他們三人也堪稱第一集團代表人物,少有人能望其項背。
關於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對比,類似的文章已有很多,無需再拾人牙慧。本文嘗試討論一下諸葛亮和陸遜的軍事才能水平高低問題。很多人印象中,陸遜貌似和諸葛亮不是同一代人,電視劇中,陸遜出場時是一個英姿勃發的青年才俊形象。
但實際上,兩人的年齡相差無幾,諸葛亮生於181年,陸遜生於183年,陸遜只比諸葛亮小了兩歲而已。只不過是諸葛亮很早就出山,得到劉備重用,早早就成爲縱橫三國名聞天下的風雲人物。而陸遜則大器晚成,東吳人才輩出,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一直輪不到陸遜上臺,直到呂蒙死後,他才受到孫權的重用,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峯。
乍一看,諸葛亮和陸遜的軍事才能難分伯仲,都有拿得出手的精彩戰例。諸葛亮的得意之作是六出祁山,以弱小的蜀國敢於出動出擊強大的魏國,各方面實力都碾壓蜀國的魏國,面對諸葛亮的挑戰卻被迫全面收縮防線採取守勢,諸葛亮軍事才能之強可見一斑。
陸遜的軍事水平也不遑多讓,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一世梟雄劉備,“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劉備的軍事指揮水平也屬於三國一流,面對陸遜卻被打得全軍覆沒,元氣大傷。在魏國的征戰中,陸遜同樣表現不俗,幾乎從未有過敗績,是吳國後期的國之干城。
要想對比諸葛亮與陸遜的軍事才能優劣,最爲公平的辦法,莫過於看看他們面對同一個強勁對手魏國作戰時的戰績和表現。魏國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一國,堪稱檢驗諸葛亮和陸遜的試金石。衡量一下他們面對魏國作戰的最好戰績,比較一下他們殲滅魏國有生力量的多少,和奪取魏國疆土的多少,兩人水平高下立判。
在奪取疆土面積方面,諸葛亮和陸遜半斤八兩,打成平手。兩人雖都曾取得過對魏國作戰勝利,但由於魏國的綜合實力實在過於強大,兩人都未能在開疆闢土方面取得過大的進展。
但在殲滅魏國有生力量方面,兩人的戰績有了明顯差別。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進攻魏國隴右地區,魏國派出司馬懿迎戰。雙方派出主力部隊在滷城展開會戰,諸葛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一次作戰斬殺魏國士兵超過三千人。這已經算是諸葛亮六出祁山中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次。
公元228年,陸遜組織兵力,在石亭地區與魏國軍隊進行一場大規模會戰。魏國大將軍曹休帶領兵力10萬人南下攻打吳國,陸遜指揮吳軍9萬人迎戰。這也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大規模會戰,參戰兵力之多在當時極爲罕見。
石亭之戰的結局,是陸遜一方大獲全勝,“三道並進,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一次斬殺魏國士兵超過一萬人。如此對比一下,陸遜在面對魏國軍隊時,殲滅敵軍有生力量最多,取得戰果最大,他的軍事才能比之諸葛亮顯然要高出一籌。
參考資料:《漢晉春秋》《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