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說,從闖關場景設置看,《追我吧》拓寬這一類型節目的邊界和想象力——玩個遊戲也如此“硬核”。陳偉霆、黃景瑜、範丞丞、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擔任常駐MC,組成“追我家族”,他們將與素人嘉賓組成的“追逐團”,上演一場“你追我趕”的城市追逐戰。

上週五(11月8日)首播的《追我吧》,是浙江衛視斥重金打造,並寄予厚望的一檔新綜藝。節目的定位是,“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陳偉霆、黃景瑜、範丞丞、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擔任常駐MC,組成“追我家族”,他們將與素人嘉賓組成的“追逐團”,上演一場“你追我趕”的城市追逐戰。同樣是“全明星陣容”+“奔跑”,《追我吧》有望成爲下一個《奔跑吧》嗎?

《追我吧》,能突圍嗎

《追我吧》海報

《追我吧》的核心模式,就是“貓抓老鼠”,一個在前面跑,一個在後面追。具體來看,賽制分爲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時間爭奪戰”,參與者是明星嘉賓,獲勝者將在賽道追逐中獲得20秒的早跑時間,這意味着獲勝者將比素人早跑80秒,而落敗者只能比素人嘉賓早跑60秒。

《追我吧》,能突圍嗎

範丞丞與宋祖兒“時間爭奪戰”,誰先抓到誰,就能比素人嘉賓提前80秒出發

“時間爭奪戰”只是開胃小菜,重頭戲是“賽道追逐”。明星嘉賓提早出發,在城市實境中闖關,素人嘉賓緊隨其後,如果明星嘉賓在完成所有闖關任務前被素人嘉賓抓住,遊戲結束,明星落敗。

《追我吧》,能突圍嗎

素人嘉賓組成的“追逐團”,主要是一對一追逐

坦白講,單純從賽制上看,《追我吧》並沒有什麼太新鮮的地方,輕易讓人聯想到《男生女生向前衝》+《智勇大闖關》+《全員加速中》。其闖關的思路設置,是《男生女生向前衝》與《智勇大闖關》的升級版,只是一個是素人闖關,一個是明星闖關。

至於“你追我趕”,則頗類似於《全員加速中》。《全員加速中》的模式是,在一個劃定的區域內,加速隊員必須盡力躲避“獵人”的追捕,並且完成任務。“獵人”由素人扮演,他們是身高185以上的“長腿天團”,西裝革履、眼戴墨鏡、外表冷酷、不苟言笑、身手敏捷,頗有動作大片中特工的範兒。

在《追我吧》當中,素人嘉賓男女都有,雖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一個共同點是,都是運動健將,這無疑會給明星嘉賓施加極大的壓力,一不留神就束手就擒了。

那麼,《追我吧》的核心競爭力在哪?

除了高配的MC陣容外,《追我吧》跟以往闖關、奔跑類綜藝的相比,有兩個優勢。一個是“夜晚城市實境”。雖然都是戶外節目,《男生女生向前衝》這一類,是在戶外搭建一個固定的遊戲設置,佈景比較粗糙,遊戲類型也很單一,節目的定位是平民化,很樸素。《全員加速中》是頂級製作,它的遊戲區域主要在一些大型的影視基地,多是白天拍攝錄製。

《追我吧》的錄製時間是——夜晚,節目都是在夜晚裏進行;錄製地點是——城市繁華的CBD。那麼多大牌明星,在夜晚的城市CBD錄製一檔夜跑類節目,可以想象難度係數有多大,除了協調城市的各個部門外,要在開放的區域裏的每一個關口派人把守以保證錄製完成,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側面體現出了節目組執行力的強大。

從播出效果看,“夜晚城市實境”也的的確確極大提升了節目的科幻感和未來感。節目以城市CBD爲背景,在戶外城市廣場上搭了類似於演播廳的宏大舞臺,目之所及是林立的現代化高樓,城市的夜晚燈光秀開始,與現場相得益彰,舞美視效美輪美奐。

《追我吧》,能突圍嗎

舞臺搭建在CBD中央

而真實的大型裝置在城市CBD中落地,嘉賓們在限定區域內展開追逐,跨越障礙,甚至“飛檐走壁”,不僅對抗性強,有緊張感,而且也彷彿是進入了一個賽博朋克世界。

《追我吧》,能突圍嗎

在城市燈光秀中追逐,有進入賽博朋克世界之感

可以說,從闖關場景設置看,《追我吧》拓寬這一類型節目的邊界和想象力——玩個遊戲也如此“硬核”。

另外一個亮點設計是,節目的闖關設計。跟《男生女生向前衝》這一種類似於戶外遊樂園設施不同,《追我吧》在奔跑途中設置了多個大型的挑戰裝置和變量障礙。

比如“蜂巢蟲洞”,類似於迷宮,需要嘉賓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佳的通過路線;“平衡滾筒”,嘉賓要在兩個旋轉的滾筒上迅速找到身體平衡點,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爬樓速降”,參與藝人需要吊威亞爬70米高樓登頂,然後通過一個索道,滑向對面大廈的頂樓。

《追我吧》,能突圍嗎

節目的幾個遊戲介紹

只是,單憑這些,《追我吧》就能突圍,成爲爆款嗎?

很難。遊戲類綜藝有一個普遍困境,即無論是多有趣的遊戲,在一個節目中多次出現,觀衆對遊戲的新鮮感和緊張感,也會慢慢稀釋。《追我吧》裏頭的遊戲類型,數量是有限的,節目組不可能說每一期節目玩的遊戲都不一樣,它只能是幾個遊戲在節目中交替使用。

像第一期節目,每一個遊戲至少玩兩遍,而“爬樓速降”更是每一個嘉賓都玩。看不同的人玩同一個遊戲,有多少意思?首期三組明星嘉賓,第一二組筆者還看得津津有味,到了第三組,就意興闌珊了。

以往的一些遊戲類綜藝,是如何避免審美疲勞的?一個是增加突發性。《男生女生向前衝》《智勇大闖關》都是在水上搭建一個城堡,設置了7、8道關卡,節奏非常快,不同的選手會在不同的地方窘迫落水,這就會形成突發看點,而選手能否闖關成功,也會成爲一個懸念。

在《追我吧》當中,關卡數量有限,一般只有3-4道關卡,闖關的難度不大,節目的緊張感全部來自於追逐團是否趕上,缺乏密集的突發性。

大製作遊戲類綜藝普遍採取的是另外一個策略,即“劇情化”。每一期有不同的主題和劇情,根據每期主題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對抗遊戲,融入不同的元素(比如不同的角色扮演、服飾打扮等),才能給觀衆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

比如今年的《奔跑吧3》,前三期的主題分別是“藍天保衛戰”“以父之名”“夜東北”;而《全員加速中》每一期更是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有專業演員負責劇情表演,遊戲只是劇情中的一個環節。

但對於《追我吧》來說,它只有新鮮感遞減的遊戲(遊戲玩得越多遍感覺會更強烈),難以構築主題和情節。節目雖然是戶外真人秀,但某種程度上,它與棚內節目一樣,在空間上有極大的限制,因爲整季節目都是在寧波某CBD錄製,並不是說,這一季在這個城市CBD,下一季換個地點。如果後續節目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玩同樣遊戲,是很難對觀衆產生長久的吸引力的。

最後說回節目“貓抓老鼠”的遊戲本身。至少從首期剪輯看,節目是有“放水”的嫌疑的。節目組有一個難題,它要請的是一些運動達人,以凸顯節目的對抗性;可是,固定的明星MC裏,有幾個明星的身體素質實在是很一般,像首期範丞丞、宋祖兒、鍾楚曦都中途就被“抓”了,後續的遊戲沒法進行,可看性就受影響了。“貓抓老鼠”,你強我強纔會好看,“貓”太弱還是“老鼠”太弱,意思就不大。

《追我吧》,能突圍嗎

鍾楚曦早早就體力不支

《追我吧》,能突圍嗎

這邊蕭敬騰鍾楚曦在慢悠悠地邊走邊“生離死別”,素人嘉賓也只能放慢腳步

明星體力太弱,節目只能“放水”,並讓素人嘉賓不要那麼賣力。比如明明素人嘉賓已經追趕上了,黃景瑜在爬高樓前還要躺下來做心理建設,節目給了好幾個特寫,給觀衆的感覺是,浪費了不少時間。但黃景瑜還是挑戰成功了,與他競爭的是一名特警狙擊手,他比黃景瑜只快了一分不到。

更值得吐槽的是“爬高樓”。話說是“爬”,嘉賓雙手握住繩子也有爬的動作,但雙腿懸空,還能蹭蹭地快速往上升。因爲嘉賓身後有鋼絲纜繩,樓頂有機器在拉,是快是慢還不是機器說了算?這個環節噱頭大於競技意義,看嘉賓玩個兩三遍就知道都是套路。而之後的“高樓速降”,是不少景區裏的收費項目,不需要體力也很安全,實在算不上是較量。

《追我吧》,能突圍嗎

雖然說是叫“爬高樓”,實際上是“拉”上去的

《追我吧》,能突圍嗎

高樓速降,通過一個索道,滑向對面大廈的頂樓。不少景區裏都有這一遊戲項目

《全員加速中》同樣是“貓抓老鼠”,但它就不太擔心明星太弱被抓,《追我吧》可參考其思路。一方面是獵人人數有限,一般是4個,而每一期明星可多達17名,像玩捉迷藏一樣,要在短時間內抓到17個明星不那麼容易,節目不愁沒有素材。另一方面,《全員加速中》每一期有不同的主題和劇情,“貓抓老鼠”是劇情中的一部分,並非唯一看點。

《追我吧》“夜晚城市實境”的概念,是雙刃劍,固然體現出了城市的科幻感、未來感,但場景固定,也根本上限制了節目的延展性。後續如果沒有辦法延展出“劇情”,《追我吧》做到極致也就是一個戶外高級版的《快樂大本營》。

本期編輯 周玉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