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姚明在2002年首輪第一順位被紅隊選中,促使中美兩國籃球文化融合,姚明吸引了大量的中國球迷關注NBA,從某種意義而言,姚明是中美兩國籃球文化的連接器,姚明所在的球隊更是作爲中國的主隊,被諸多球迷一直關注。

姚明所在的球隊,自姚明以狀元籤被選中以來,球隊的建隊思路和建隊構架有何轉變呢?

紅隊在最近20年經歷兩人老闆,經歷兩人總經理,前一位老闆是著名的猶太人亞歷山大,其一生以摳門著稱,紅隊的第二位老闆是餐飲大亨費爾蒂塔,相比較前一任,似乎更摳門,最近20年,紅隊只交過一次奢侈稅,那次交稅,還是莫泰和索頓的交易被退貨,才迫使交稅,紅隊的前任總經理是道森,其球衣被退役在豐田中心,紅隊現任總經理是一位死胖子,姚明剛好經歷了這兩位總經理。

在姚明進入NBA之前,紅隊的配置模式是以弗朗西斯和莫布里的雙後衛爲核心,這樣的後場組合進攻極其犀利,但是在防守端有缺陷,兩人的後場組合雖然極其厲害,但是兩人聯手的4個賽季都沒有進入季後賽,在這個階段,兩人的實力和球隊戰績並沒有劃等於號。

在姚明進入聯盟的第2個賽季,在姚明、弗朗西斯和莫布里爲組合的陣容中,紅隊才以西部第7的成績進入季後賽,首輪面對炙手可熱的洛杉磯湖人,紅隊最終以1:4敗北,雖然整體分差都不是很大,但是紅隊很難逾越湖人這關。

2004年夏天,紅隊改變建隊思路,進行了一場大型的重磅交易,紅隊兩位建隊核心弗朗西斯和莫布里紛紛被交易至魔術,換來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紅隊的建隊思路和建隊模式是以內外雙核的模式,麥蒂職業生涯在得分後衛和小前鋒搖擺,姚明職業生涯打中鋒,這樣的配置是當時最主流的配置思路,馬刺的帕克和鄧肯,湖人的奧尼爾和科比,都是這樣的配置。

這樣的配置戰績了大量的薪資空間,紅隊在其他位置的配置投入相對並不多,除了常年佔據先發位置的肖恩·巴蒂爾薪資稍高一些,比如簽約的海耶斯、穆託姆博、斯特里克蘭等球員,要麼是職業生涯末年的球員,要麼是落選秀或者次輪秀,極其便宜,這個階段,紅隊爲姚麥組合,在儘量低的薪資情況下,投資一下潛力球員和一些能發揮餘熱的老將球員。

從麥蒂被交易,紅隊打破了這樣的建隊模式和思路,在姚明職業生涯的末年,保守傷病的困擾,紅隊以高性價比的角色球員爲建隊模式和思路,從布魯克斯,到洛瑞,再到德拉季奇,紅隊充滿了賭博逢高必賣的決心,而紅隊的這些球員總是離季後賽差一口氣,或者這個階段,紅隊的管理層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沒有選擇擺爛這條路,而是選擇等待時機,全力出擊。

然而是三弟與雷霆管理層鬧掰,紅隊立馬抓住機會,將其交易過來,從此開始以三弟爲建隊核心。

三弟來到紅隊以後,三弟的幫手從最開始的林書豪,雙後衛模式,到霍華德的帶來,摩登組合,再到保羅的到來,燈泡組合,再度目前二哥和三弟重聚。

紅隊的建隊模式和思路回到了20年前,只不過當初弗朗西斯和莫布里的檔次和實力,遠遠不如燈泡組合以及二哥和三弟的組合,從燈泡組合到二哥三弟組合,這樣兩人超級巨星的後衛爲建隊思路和模式,歷史上從來沒有,紅隊的繼往開來,更多是承載過去,在雙後衛爲核心的組織構架中,後衛的可能性以及支配性更強,對比賽的影響力更直觀,或許是紅隊矢志不渝的以雙後衛持續建隊,無論這樣的配置和組合時候成功,但是作爲籃球歷史的開創者都值得稱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