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欠20萬元工程款未還,四川南部縣一村委會進了“老賴”名單

一個戶籍人口有着1100餘人的村民委員會,進入了法院的“老賴”名單。

11月20日,四川南部縣人民法院曝光了最新一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其中,南部縣雄獅鄉(現已併入萬年鎮)高馬村村民委員會的名字赫然出現在這份“老賴”名單中,名單信息顯示,高馬村村民委員會的執行標的爲207764元,但全部未履行。

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獲悉,2014年,一位名叫席成勇的包工頭,承包修建高馬村村道路防護樁工程及錯車道加寬修築工程。2015年,工程完工後結算工程總價款347264元,但截至2018年3月21日,該村尚有207764元欠款尚未結清。在多次催要無果後,包工頭席成勇將高馬村村民委員會告上法庭,但即便席成勇勝訴後,村委會仍一直未能歸還其欠款。

11月26日,高馬村村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村委會的賬戶上確實沒有錢,因爲村裏沒有任何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只能每年從工作經費中結餘一部分資金出來用於還欠款……

村委會欠20萬工程款未還

被法院列入“老賴”名單

讓高馬村村民委員會背上“老賴”名聲的這筆20餘萬債務,是4年前欠下的。

2014年,包工頭席成勇承包了高馬村防護樁工程及錯車道加寬修築工程。在一份席成勇與高馬村村委會簽訂的關於修建錯車道的合同中這樣寫道:“高馬村原有公路由於路面較窄,交通不方便,急待修築錯車道,付款方式爲由席成勇全墊資,村委會在2015年年底前付清。”

2015年12月29日,席成勇承包的相關工程完工,在通過高馬村村委會時任村幹部及村民代表的驗收後,結算工程總價款爲347264元。之後,高馬村村民委員會陸續向席成勇支付了部分工程款,截至2018年3月21日,尚欠款207764元,村委會給席成勇出具了一張《欠條》。

11月25日,包工頭席成勇告訴紅星新聞,高馬村村委會在出具欠條後,自己曾多次找到村委員會催要剩餘的欠款,但一直未果。2019年初,席成勇將高馬村村民委員會告上法庭,要求付清欠款。

今年2月20日,南部縣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判決,要求高馬村村民委員會於判決生效後10日內向席成勇支付工程款207764元及資金利息。但判決生效後,高馬村村委會仍未向席成勇支付相應欠款。

5月,席成勇向南部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隨後凍結了高馬村村民委員會的銀行賬戶。但席成勇告訴紅星新聞:“申請強制執行也沒用,因爲他們(村委會)賬戶上也沒錢,到現在爲止,我還是沒拿到一分錢。”

  村道修建後更安全了

但也因此欠下鉅額債務

高馬村,緊鄰雄獅鄉場鎮,距南部縣城約30公里。因轄區面積大,整個村子下面又分爲11個村民小組,部分村民聚居點又位於高山之上,溝壑縱橫,清冷僻靜,狹窄的村道依山勢而建,成爲村民們出行的主要通道。

一位住在當地杜家山上的村民說,前些年,村小組爲修建進出村子的村道,召集整個小組村民集資,按人頭來算平均每人3000多元,“就連剛出生的小孩都是給了錢的,爲了修這條路,很多人都掉了淚的”。最終,一條僅能供一輛車行駛的狹窄村道終於建成。

11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驅車在高馬村杜家山的村道上行駛,在經過一些陡坡路段時,能看到道路路側安裝有防撞墩,一條從山脊上經過的村道,因兩側都是陡崖,因此兩側都安裝了防撞墩。

現任高馬村村主任張從安告訴紅星新聞,因早年修建的村道普遍較爲狹窄,甚至沒有錯車道,部分道路又坡陡彎急,但卻未安裝安全防護設施,交通事故時有發生。2014年,一輛摩托車在一處村道下坡路段行駛時衝出路牙,最終導致司機和乘客兩人死亡的悲劇發生。

張從安說,2014年,按照南部縣當地政府要求,一邊靠懸崖的村道凡是垂直落差超3米的,爲保證車輛安全行駛,都要在路側安裝波形防護欄或防撞墩,相關工程費用由國家給予資金補助一部分,其餘費用由村裏自籌,藉助該項政策,村裏順便請施工方爲村道建錯車道。

張從安說,整個高馬村的村公路總里程達14公里,但因地形複雜,相比其他村社而言,需建防撞墩、波形防護欄的路段更多,全村僅建防撞墩的道路里程就長達2.6公里左右。村道防護設施建好後,村民駕車出行確實安全多了,但另一方面,村裏也因此欠下了鉅額債務。

11月26日,目前已退休的時任村支書張永紅(音)說,當初在爲村道修建防護設施以及決定爲村道增修錯車道時,考慮到除了國家給的補助資金,村裏還可再爭取一些其他項目資金用於支付相關工程建設的費用,但當整個工程完工後,其他項目資金一直未爭取下來,即便將國家補助資金全部用於支付工程款,村裏仍欠施工方一大筆債務。

村主任也有苦衷:

“村裏沒收入,我總不能私人拿錢墊付”

在法院公佈的“老賴”名單中,張從安也因是高馬村村民委員會法人代表,其名字自然也在其中(法院公佈的“老賴”名單中將“從”寫成“叢””),這一度讓張從安感到有些難堪。

“有熟人打電話問我是怎麼回事,我只能跟他們不斷解釋說,那不是我欠錢,是村裏欠錢。”張從安說,目前,他似乎想不到其他的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

“村裏沒有收入,我總不能私人拿錢墊付。”張從安說,高馬村戶籍人口1100餘人,但村裏沒有集體經濟收入,因此無力償還欠款,對於已然欠下的債務,村委會此前原打算每年從平時的辦公經費中結餘一兩萬元出來逐年支付,但沒想到最後鬧上法庭。

其實,除了高馬村,相鄰的碧山村在2015年也曾實施了村道加裝防撞墩工程,承包方也是席成勇。席成勇說,碧山村目前只剩一點尾款尚未結清。11月26日,碧山村相關負責人說,當年的工程,國家給予補助資金9萬元,其餘所欠工程款,村裏只能通過縮減辦公經費以及找村裏一些在外掙到錢的村民捐資來湊。

對於如今欠下債務,爲何當初不召集村民集資?碧山村相關負責人和張從安的觀點比較一致,爲村道建防撞墩、安裝防護欄,不同村民小組的村道修建的長度不等,村民們對出資多少難以達成一致意見,而且“找村民集資本來也不容易,錢收不上來”。

11月26日,高馬村現任村支書張小君說,對於村委會因欠錢成爲“老賴”一事,目前只有一步一步來,“這個只有逐步消化,怎麼辦呢,國家補助的錢全部都給了,只有按(村裏)每年的工作經費拿出來慢慢給,讓村民集資操作起來很複雜,也很不容易,我們反正會努力解決”。

包工頭父親患重病住院

欠賬收不回也債務纏身

如今,包工頭席成勇也很苦惱,前段時間,其父患重病住進醫院,這個突發事件讓整個家庭的經濟壓力瞬間變大。

這個47歲的男子,早年曾在新疆等地包工程,10年前纔回到老家。對於尚未收回的欠款,席成勇說,自己目前也不知道該找什麼辦法去要回來。

席成勇說,幾年過去了,欠款未收回,自己也已是債務纏身,包括工人的工錢和一些材料款,遇到一些工人急要工資,自己只能以高額的利息去借錢來暫時墊付。他沒想到,自己雖然贏了官司,但錢仍要不回來。

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高馬村村主任張從安說,席成勇當初爲村道修建的防撞墩,如今部分出現質量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張從安此前在法院開庭時也提出過,不過法院在審理後認爲,對於案涉工程的保修期限未作約定,按照《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重要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保修期限爲2至3年,一般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保修期限爲1至2年,對於高馬村反映案涉工程從2015年底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質量問題,並在訴訟中申請對案涉工程進行質量鑑定的抗辯主張,該主張不符合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法院不予支持。

來源:紅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