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視頻中,該父母表示即使颱風臨近不能及時趕回家,也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自己喜歡的明星。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很難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總是第一時間找父母尋求答案,一旦離開父母,更多的壓力、無奈就會湧上心頭,妨礙自己的成長,這樣的結局也有很多悽慘的,比如:一些中學生承受不了壓力跳樓等。

近日,一段關於浙江父母陪同女兒到上海去參加某明星團體的粉絲見面會的採訪走紅網絡,也引來了不少家長、學生網友的廣泛關注。在視頻中,該父母表示即使颱風臨近不能及時趕回家,也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自己喜歡的明星。

相信在我國絕大多數父母眼中,這對父母的行爲會被認定爲非常之另類,不可思議,甚至是不懂事,沒有做事的原則等。孩子正處於初三緊張的學習中,即將面臨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試,怎麼能帶着孩子去追星呢?這在絕大多數父母的觀念中是否定的。

父母陪娃兒來追星,這樣的尊重式的家庭教育,你願意嗎?

對於這一新聞,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新一輪“觀念較量”粉墨登場。大多數孩子很羨慕新聞中的女主角,有這樣開明的父母,如此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多麼的完美!也有不少孩子表示:自己也希望有這樣尊重自己的父母!當然有支持,必有反對。在很多家長眼中,這對父母正在用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毀掉孩子的前程,讓孩子誤入歧途,無法走入正軌。

雖然爭議正在源源不斷的發酵,各方也是都各執己見,併爲自己的理由找論據。其實,面對這樣一個爭議性的事件,我們尤其家長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適合我們的孩子呢?

父母陪娃兒來追星,這樣的尊重式的家庭教育,你願意嗎?

追星在很多父母的觀念中都是被“封殺”掉的,因爲他們認爲這都是些“瘋子”、“不務正業”、“沒有出息”的行爲。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如今我國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奉行的是孩子應不應該做、可不可以做、行不行……簡單的說就是“命令式”的家庭教育,家長就是發令者,孩子就是命令的執行者。也就是說,在家庭中,沒有我能不能去做,只有我該不該做。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很難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遇到事情總是第一時間找父母尋求答案,一旦離開父母,更多的壓力、無奈就會湧上心頭,妨礙自己的成長,這樣的結局也有很多悽慘的,比如:一些中學生承受不了壓力跳樓等。

父母陪娃兒來追星,這樣的尊重式的家庭教育,你願意嗎?

筆者認爲,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應該給孩子更多尊重,畢竟他也是有思想、能獨立思考的個體,不是隻會執行命令的“木偶”。建議家長多問問孩子喜歡什麼?她想幹點什麼?多融入孩子的生活中,跟着一起參與他的活動,畢竟參與其中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家庭教育,可以在活動中增進彼此的感情,也能讓孩子在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中得到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