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IP開發近10年,最初透出改編計劃的電影、電視劇卻遲遲未能上線,反而在近期率先上線了漫畫。11月23日,漫畫《三體》正式上線,截至11月25日,上線僅三天的漫畫《三體》已收穫22萬次的收藏和9.3的評分,這也更加令人們關注《三體》的影視化。且在經歷版權易主、電影開機定檔無期、傳拍電視劇無疾而終等狀況後,《三體》影視作品至今沒有問世的情況,也使得《三體》的漫漫IP開發路爲何一波三折,引起業內討論。

微信圖片_20191125191325

(圖片來源:漫畫《三體》截圖)

波折

作爲國內科幻文學的知名作品,想必人們對《三體》並不陌生,而如今,《三體》以漫畫的形式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11月23日,漫畫《三體》正式上線,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儘管該漫畫僅上線三天,且只更新了第1話,但已獲得了2.15萬的點贊數,並以1052萬的人氣飆升至騰訊漫畫男生榜第一名。

漫畫版《三體》的高人氣證明了該IP背後蘊含的市場價值,且自十年前起,多個領域的從業者便已開始嗅到《三體》的含金量,試圖進行多元改編。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09年,導演張番番在與製片人在書店尋找適合改編成電影的本土科幻小說時,邂逅了《三體》,並向劉慈欣購買改編版權,由此開啓了《三體》的IP改編之路。隨後在2014年,因五年版權到期,《三體》影視改編權易手,遊族影業成爲新主人,並在2015年公佈了《三體》等一系列影片。此外,在電影之外,一系列其他改編也紛紛啓動,電視劇、舞臺劇、漫畫、動畫、廣播劇等其他形式的IP開發陸續流出更多消息。

然而,對比《三體》的多元改編可以發現,實際進程與效果高低不一。其中,啓動至今已有10年之久的電影,引得粉絲翹首以盼,但幾經變動之下仍未見下文,電視劇也未能有更多消息,反而是舞臺劇已於2016年首演,漫畫也已在日前上線,此外同名廣播劇則將於12月1日全球首發;動畫《三體》則預告爲2021年正式上線。反差鮮明的改編進程,引發業內的熱議。

探因

面對《三體》當下的改編現狀,不少持續關注的粉絲也紛紛感到疑惑,爲何早早便有改編意向的電影、電視劇一波三折,遲遲未能有進一步的消息,反而是漫畫、廣播劇、舞臺劇等形式的改編作品率先亮相。

在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看來,IP開發的市場邏輯應“由簡入難”,跨越式的發展則容易產生問題,而先從文字先轉化成圖片,再發展成影視等其他形式,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路徑。“雖然漫畫的豐富程度遠不如影視效果的呈現,但製作的時間成本、投入資金以及製作難度,均較影視化低出不少。此外,科幻影視作品因呈現的想象空間比較大,也需合適的道具和場景來還原書中的科幻場景,不僅需要投入硬性成本,也需要較高的技術含量,否則便無法達到觀衆的預期。”

現階段國內動漫行業的盛行,也進一步促使漫畫改編類作品的快速浮出。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爲,近兩年的國漫崛起,帶來較好的改編環境。而在市場環境與IP開發邏輯之外,背後公司也是影響改編進程的方面之一。“遊族文化雖然成立了遊族影業,但放在整個影視行業相比較,該公司成立至今並沒有大動作,產出的影視作品中獲得高票房或高評分的也是少數,因此在開發《三體》這樣的IP時,也需進行更多的考量與調研”,劉德良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IP開發也面臨着較大的風險,此前也曾出現過知名IP改編後未能獲得市場預期,並對IP本身產生負面影響的實踐,因此從業者認爲,《三體》先從市面上已有的漫畫、舞臺劇、以及即將上線的廣播劇開始,也是對IP改編進行的預熱和探索,併爲後續改編提供可借鑑之處。

破局

儘管《三體》在IP開發過程中,不少項目仍處於“難產”中,但不可否認的是,《三體》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這從原著小說的銷量便可見一斑。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三體》三部曲已在全球範圍內出版數十種語言版本,銷量突破2100萬冊。其中,海外銷量超過150萬冊,創造了中國圖書海外版銷售記錄,且今年日文版《三體》公開發行時,還曾實現上市第一日首印1萬冊便全部告罄的情況。

由此可見,《三體》已不只是在國內擁有一衆粉絲,在海外也已逐步累積起知名度,這也讓業內更加聚焦於《三體》的IP開發。其中對於《三體》遲遲難以問世的影視化,業內人士認爲,科幻題材的影視化開發很難完全根據文本進行,有時“重新策劃”不失爲一個可行的方法。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峯表示,科幻IP與其他類型IP有所不同,傳統的影視改編往往依賴於原著,但科幻題材容易受限於書本的創意空間,除非原著本身就具備娛樂性或體驗性。因此它就像一把雙刃劍,改編得太多,便不像原來的東西,改編得太少,又不能滿足觀影的要求,此時便需要對原本內容進行重新思考與審視,尋找到改編與保留的平衡點。

與此同時,《三體》IP改編不能操之過急也得到不少從業者的認可。在魏鵬舉看來,“雖然《三體》的影視開發歷經10年之久都沒有較大的動靜,但這也可算是合理現象,且國內至今還未成功開發出的超級科幻IP,《三體》有先行者的意味,此時如果着急做出來,最終卻得到一個不理想的結果,這對於《三體》而言反而是一個巨大損失,所以保持謹慎一些的態度是合理的,對於其他的IP開發而言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