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件小事或一種生活方式便使人與自我之間的儀式感得以成立,那麼人與他人呢。儀式變成了你的感覺、知覺,調動你的心智,維持你的行爲,使那些身外之人、事、物與你發生了真實確切的關係,儀式便升級爲“儀式感”,它專屬於你。

什麼是儀式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01

諜戰劇裏有臥底身份的人在執行重大任務之前,常常會這些畫面:男人系領帶、扣扣子,女人理髮型,塗口紅……

特寫無限放大,鏡頭無限延長,看得多了,難免吐槽:任務那麼緊急,還在這裏擺姿勢整造型,導演是不是又低估了觀衆的智商?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窮困潦倒,着一身破敗長衫,常掛着滿臉傷痕,可隔一段日子就會到咸亨酒店要兩碗酒、一碟茴香豆。

我們一邊讀一邊生出些嫌惡:靠偷書過活的窮書生,還要裝出一番生活質感的樣子來。

王琦瑤是王安憶塑造的上海姑娘,命運弄人使她成爲“平安里”的年輕寡婦,帶着女兒自謀生路。

可無論是煮一碗酒釀圓子,圍着火爐烤油栗子,還是請客張羅一桌家宴,都有她的細緻與不苟,她在上海弄堂的家長裏短中活出了一番別樣的風情。

這些被導演和作家安排的行爲看似矯情造作,實則是某種形象助力,使臥底蒙上一層無畏赴死的英雄主義面紗,使孔乙己在腌臢生活中還像是一個讀書人,使王琦瑤永遠都是上海姑娘……

除此之外,它們更是一種自我角色的儀式感,駐紮在人物內心,使他們做好準備,進入扮演的身份。

什麼是儀式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那麼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儀式感又是什麼,我們需要它嗎?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只是演員,上場下場的各有其時。每個人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許多角色。”

父母、子女、伴侶、朋友、同事……我們在紛繁多變的角色間切換忙碌,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儀式作爲承上啓下的一段階梯,我們拾級而上,以求不踩空、不晚點。

上班前必須泡一杯茶, 下班時一定買一束花,洗手作羹湯要放搖滾樂,每天準點跟家人道晚安,週末看電影缺不了爆米花……

當這些“必須”、“一定”的儀式直抵內心深處,“叮”的一下戳中某一根神經,發條被上緊,你意識到你是誰,爲什麼在這裏,將要做什麼。

儀式變成了你的感覺、知覺,調動你的心智,維持你的行爲,使那些身外之人、事、物與你發生了真實確切的關係,儀式便升級爲“儀式感”,它專屬於你。

儀式感像一個警鐘,當它敲響,你眼前的大幕纔將拉開。

02

林森曾是背井離鄉在城市奮鬥的小鎮青年,每天的工作就是跟在經理身後,往來於各個寫字樓負責遞名片、陪笑臉。

所謂的業務提成微不足道,每月收入僅供支付最樸素的衣食住行。

林森有一個不太符合其消費水平的生活習慣,每週一早上都會在公司樓下的星巴克買一杯咖啡,無論寒暑晴雨,隔着落地窗都能看見他坐在沙發上捧着咖啡啜飲。

同事們私下常揶揄他:“一個小助理,平時喫個盒飯都不見一點葷腥,裝的那叫一做作!”

林森也略有所知,卻充耳不聞,繼續每週一的咖啡之約。

時隔多年,林森與朋友在咖啡店閒坐,看見窗邊有一個目光如炬精神抖擻的年輕男生,示意朋友看一眼:“我當年就是他。”

跟朋友說完當年的事,林森感嘆道:

“每次喝着那杯咖啡,都像是在進行某項莊嚴的儀式,儀式結束,我才能抬腿進公司,做一個不畏勞苦,只求上進的小員工。”

林森省喫儉用,寧願每週下班步行回家,只爲了喝一杯裝模作樣的咖啡嗎?

什麼是儀式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喝咖啡”對當時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林森來說,並不是放鬆與休憩,而是有些負擔的享受,是設計好的出場儀式,是需要操作的內心開關。

只有繼續不辭辛苦,下週、以後、此生才能不間斷地喝到這杯咖啡。

王爾德說:“生活在泥沼中,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泥沼中,可更不是每個人都一抬頭就有星光入眼,儀式感便成爲內心的微光,它可能羸弱但持久,讓你在身處之地與嚮往之境的差距中生出強烈的自知、自省與自律。

就像十一長假,有人偏要去天安門廣場擠在人堆裏看一眼升旗儀式,有人喜好聚集一幫親友熱鬧非凡,有人就宅在家裏開一瓶酒看幾部電影。

這些個人選擇的方式構成了現實人生的儀式感,可能簡單易做,或許複雜繁瑣,更甚者雜亂無章,與慣常意義的儀式秩序、規則相悖,可它們都是腳踏實地的人用辛勞換來的酬勞。

這份酬勞不能讓人在此刻完全享受愉快,可它讓你嚐到愉快的滋味,讓你不願失掉愉快,只能奮起直追去獲得更龐大的愉快。

用儀式感點燃的燈火閃耀如熾,足以照向你伸手想摘的遙遠未見的星,提醒着自己:那裏有星空,而我屬於那裏。

03

一件小事或一種生活方式便使人與自我之間的儀式感得以成立,那麼人與他人呢?儀式感的養成是龐大浩繁的工程嗎?

“意映卿卿如唔:霧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爲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控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爲汝言之。”………

這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在黃花崗起義前給妻子寫下的訣別信,千字有餘,字字珠璣,感人涕下。

它是即將赴死的林覺民滿腔衷腸的傳遞,更是給予深愛之人的告別式,莊嚴而凝重。

手書於方帕上的《與妻訣別書》或許輕如鴻毛,可跨越近百年,這份以愛之名所培育的儀式感卻依然重於泰山。

現代社會人們的交往依賴於工具,各種社交軟件依附網絡成爲不可或缺的聯絡手段,親密關係成爲微博上的“特別關注”或者微信上的“置項聊天”,從熟悉到陌路只需刪除或者拉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顯得愈發輕鬆便捷。

交往成本的低廉和人際關係的驟變使現代人習慣於計較付出與回報,將所有的內心世界都附着於機器中,一動便知,卻也一碰就斷。

一通電話、一條微信甚至一套表情包就能建立的溝通的確符合現代的人的快節奏與高效率,可毋庸置疑,它們成爲殺死儀式感的“兇手”之一。

什麼是儀式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書信筆墨中藏下的深情厚意和蕩氣迴腸皆付之東流,不再爲人所寄,飛鴿傳書的急切和見字如面的展顏也盡如落花,不再有人所託。

當家書不足以抵萬金,家書所能帶來的儀式感便被計較得失的人們視作草芥,棄之如敝屐。

手寫信件不是唯一的方式,可它動手而牽人心,心動而情發,自然成爲了儀式感的絕對化身。

認真經營的儀式感,是你爲自己所在的關係搭建的房屋,不管是高樓大廈還是茅草陋室,它的回報,是你對投入情感的自己的尊重與交待,是你在人世不枉走的記憶與明證。

每一場值得珍重的交往,都可能因儀式感的澆灌而長成花田遍野,也可能因儀式感的根植而結成散不了的交情。

什麼是儀式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咖啡比水貴,遞名片比直報姓名麻煩,手寫書信比打字費心……

你覺得它們都是沒必要的物質花費和心力消耗,可你不知道的是,咖啡能幫你燃起熱血,名片能使你身有所寄,落筆爲字更能讓你情知所起,一往而深。

儀式感並不是用來作出新花樣的手段、裝扮新皮囊的工具、浪出新名號的中介,而是你在百態人世中爭得尊嚴與體面的姿態,是你與世界、他人相處的狀貌。儀式感也不是使某個日子區別於其它日子,使某一時刻不同於其它時刻,而是讓以後庸常的“它日子”都與今日一般非凡,讓此生黯淡的“其它時刻”都與此刻一般耀眼。

京劇有唱詞:“我本是臥龍崗上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

儀式感雖不能替你衝鋒陷陣,手刃沙場,它策馬揮鞭卻能爲你保定乾坤。

而你的乾坤,不正是大幕拉開後,你拼力在芸芸衆生之中要活出的樣兒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