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砸掛”,不但大夥兒全笑了,連丁至雲都樂着回去了:“缺德,馬三立說我招流氓。而富連成班的京劇大腕們,和馬三立也沒有就此決裂,少馬爺回憶說:(1950年代)侯喜瑞、馬連良等人都經常來我家串門,和父親一起切磋藝術,那些年,是父親藝術生命最輝煌的時期。

張雲雷抓哏再次鬧大了。

據中國京劇程派藝術研究會微信公號消息,該會宣稱:“日前,相聲演員張雲雷用低俗語言,調侃京劇程派藝術大師李世濟、程派藝術名家張火丁,本會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我們不歡迎張雲雷在今後的演出中學唱京劇程派唱段,因爲他的道德水準與程派藝術經典倡導的君子風儀、家國情懷並不在一個層面上。”

相聲藝人拿京劇同行砸掛,張雲雷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京劇程派“不歡迎”張雲雷,馬三立大師抓哏京劇大師反成經典

相聲圈拿京劇名家“開涮”,從馬三立開始,張雲雷的師父郭德綱、師弟岳雲鵬也都做過。

馬派相聲名段《賣掛票》說的是一位叫“馬喜藻(洗澡)”的京劇票友,自稱是喜連成科班最高一班“喜”字輩的學生,與雷喜福等名家同科;他“洗剩”下的水才讓名老生李盛藻(剩澡)“洗”;還大方的把三輪車伕轉送給楊派老生宗師楊寶森;“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的戲票賣八千塊,“馬喜藻”不但嫌貴而且還將自己的票價定爲一萬二千塊;大名鼎鼎的“十全大淨”金少山上門主動要求在《連環套》裏給他配戲,而“馬喜藻”則輕蔑地說金少山的藝術是“一門沒有”。演出那天,憑藉“馬喜藻”的大名連站票都賣光了,只好賣“掛票”:四周牆上釘大釘子,把那些狂熱的崇拜者掛了起來……而“馬喜藻”第一句“保鏢路過馬蘭關”的落腔卻唱得什麼戲都像就是不像京劇,氣得觀衆罵着街就退票去了,只有掛在牆上的那一百多位想走而走不了。

這個傳統段子裏,爲了反襯出“馬喜藻”藝術之高超,馬三立大師用了以上這些位京劇名家來抓哏,名符其實的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京劇程派“不歡迎”張雲雷,馬三立大師抓哏京劇大師反成經典

而且有一天,馬三立表演《賣掛票》,演出結束回到後臺,有人招呼他,說有客來訪。馬三立趕緊迎上前去,來人主動報名:“在下金少山。”馬三立一聽,腦袋“嗡”的一聲,汗就下來啦!心想“壞了!剛纔我拿人家抓了半天哏,沒想到本主就在下面聽着哪!”(段子裏面有金少山找到後臺,跟“馬洗澡”說自己求演竇爾墩:“您要是唱這個,我都沒飯轍了。”)

結果,金少山進來是請喫飯,跟馬三立說:“你這是爲我揚名。”

而富連成班的京劇大腕們,和馬三立也沒有就此決裂,少馬爺回憶說:(1950年代)侯喜瑞、馬連良等人都經常來我家串門,和父親一起切磋藝術,那些年,是父親藝術生命最輝煌的時期。

由此可見,老派藝人之間的情誼和大度。

京劇程派“不歡迎”張雲雷,馬三立大師抓哏京劇大師反成經典

更別提馬氏名段還有一個《喫元宵》,相聲以孔子周遊六國爲背景。只不過,相聲中的孔子,周遊六國時一路卻很慘,舉個例子,其中有一段,說孔子帶兩個徒弟實在太餓了,路過一個賣元宵的小鋪,鋪外寫着“一文一個”。孔子只有一文錢,怎麼辦?孔子就拿筆在“一個”上填一豎,變成了一文十個。結果三個人不僅用一文錢喫了十個元宵,還打趣老闆說:這是讀書人筆下留情,不然再添一撇,一文錢能喫你一千個元宵。

傳說1942年馬三爺跑碼頭到濟南,正好遇上“點活”《喫元宵》,那天馬先生表演得很成功。他把歷史 背景及人物身份交代清楚,對每個人的語言,形象,動作,甚至是感情變化表演得都很到位,臺下的觀衆反映也很好,尤其是那個點活得,還不時地指着那旁邊那位穿西裝的年輕人,一幅十分得意的樣子。

原來,那位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孔子的七十七代孫。馬先生當時是一下子驚呆了,一方面,自己竟然在孔子後人面前“白話”孔聖人,儘管是相聲,但也太不尊重人家了;另一方面,孔家在當時,當地也很有權勢,雖然這是有人點活,但不管怎麼說,也是等於“得罪”了孔家。馬先生的汗一下子下來了,完了,自己可真是闖了大禍了。

事情的結局卻根本沒那麼糟,孔聖人的後代十分大度,只是微微一笑,說:“沒事,這本來是一段笑話……”

京劇程派“不歡迎”張雲雷,馬三立大師抓哏京劇大師反成經典

事情雖然就這樣結束了,可我們卻已經看得出,任何時代的藝人很難,他們的地位並不高,隨隨便便就可能被人算計,處於十分尷尬的窘境。搞不好;還很有可能喫不了,兜着走,惹出無盡的禍端……

張雲雷抓哏兩位京劇名家,這事兒本身就可大可小,但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如果存着一棒子打死人的想法,那就不是口德藝德的問題了。

順便補兩個馬三爺的“葷”哏,少馬爺回憶說,有一次,父親去養老院現身說法談老年保健,竟把鰥寡孤獨的老人逗得孩子般朗聲歡笑。老人們捨不得放父親走,一位矮個子老大爺悄悄湊近父親耳邊私語:“別走了,這兒有許多老太大,找個老伴很容易——”父親聽了,用眼角往四周一掃,正色問道:“原來你們是在對我施美人計呀!”引得在場所有老態龍鍾的阿婆們羞笑不已。

另外,馬三爺退休了也能現場抓哏。

馬三立生前住市文化局高知樓,地點就在河西區科藝裏。居委會服務得很好,所以馬三立認爲:咱不能光讓人家給咱服務,於是就配合街道大娘們一起巡邏。

​那天唱京劇的丁至雲問馬老:“巡邏都幹嘛呀?”“維護治安,逮流氓!”“好!我也去,等着我!”她上樓化妝去了。

帶隊的居委會主任有點兒不願意,可怎麼解決呢?得給丁老師留面子,旁邊的人也都挺爲難。這時丁至雲化完妝,穿得特漂亮,興高采烈地下樓了:“馬老!走,咱去逮流氓!”

馬老說:“等會兒,你幹什麼去?”“巡邏呀!”

“巡邏?你知道我們幹什麼嗎?”“逮流氓!我也逮流氓!”

“你回去吧!”“爲嘛讓我回去?”

“你打扮成這樣兒——招流氓。”

這個“砸掛”,不但大夥兒全笑了,連丁至雲都樂着回去了:“缺德,馬三立說我招流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