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北宋著名大臣的故事,此人就是北宋初年的一代名臣錢若水。根據史料記載,錢若水是新安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人,字長卿。錢若水自幼聰明過人,讀書一目十行,對學問的精髓領會地非常快,很快就學有所成。錢若水在宋太宗趙光義雍熙年間參加科舉,高中進士,當時他才二十出頭,用現在的話說還是個毛頭小夥子呢。

考中進士之後,錢若水被朝廷派到同州(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做觀察推官(負責審理地方案件的小官,從八品),錢若水在做觀察推官的時候,幹得非常認真,對每一件案件都認真審理,唯恐有錯誤出現,史料稱之爲“聽決明允,郡治賴之。”錢若水在同州觀察推官任上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冒着得罪上司的壓力,救了兩個無辜的人,從此名聲大振,被人們傳爲美談。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同州有一個大富翁,這個富翁家有一個小丫鬟,不知爲何突然逃跑了。小丫鬟的父母后來見不到女兒,認爲是富翁害死了自己女兒,就把富翁告到了同州府衙。同州知州接到這個案子之後,就讓同州錄事參軍(協助知州處理文書的官員,也是從八品)負責審理此案。不過這個錄事參軍不是個秉公執法的人,他曾經向富翁借過錢,但是富翁沒有借給他,所以這個錄事參軍一直懷恨在心,這次富翁落在他手裏,他準備公報私仇,讓富翁喫不了兜着走。

於是錄事參軍污衊富翁和幾個兒子合謀殺害了小丫鬟,然後將屍體扔進河水裏面毀滅證據,按照法律應該將富翁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處死。(父子數人俱論死!)錄事參軍定好罪之後,將案卷呈給了同州知州定奪。同州知州也是個粗人,根本沒有仔細留意案卷,就想同意殺掉富翁父子,只有擔任觀察推官的錢若水在看了案卷之後,表示不同意。因爲錢若水知道錄事參軍和富翁有過節,而且小丫鬟的屍體也沒有找到,也許小丫鬟根本沒有死。

錢若水一邊壓着案子不定罪,一邊派人四處搜索小丫鬟的下落,錢若水的行爲讓同州知州和錄事參軍非常憤怒,兩人輪替着辱罵錢若水多管閒事,是在故意替富翁父子脫罪,但是錢若水依然不同意處死富翁。錢若水笑着對知州和錄事參軍解釋說:“這件案子關係着富翁一家好幾口人命,怎麼能輕易定罪結案呢?”不久之後,小丫鬟的下落被錢若水找到了,錢若水偷偷地自己掏錢把小丫鬟買了下來,然後送給了知州。

錢若水之所以偷偷買下小丫鬟送給知州,是不想把此事鬧大,讓同州知州下不來臺。知州一看富翁家的小丫鬟根本沒有死,這就說明富翁父子沒有罪,於是就將富翁父子無罪釋放。富翁父子出獄之後,得知是錢若水冒着得罪上司的壓力,自己花錢買來了小丫鬟,救了自己一家人的性命,不由得感激涕零。於是富翁父子哭着去錢若水家感謝,但是錢若水卻關着門不讓富翁進來,因爲他覺得這是自己分內之事,無需多謝。

富翁見錢若水如此大公無私,他爲了表達對錢若水救命之恩的感激,就花光了家產,請人爲錢若水誦經祈福。此事不久就哄傳四方,錢若水很快就得到了升遷,先後歷任知州、開封府知府,最終官至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正二品大員),成爲北宋一代名臣。

參考資料:《宋史》《涑水記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