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衆所周知,當時紅七軍團的軍團長是尋淮洲,政委是樂少華,參謀長是粟裕,在他們的指揮下,抗日先遣隊從中央蘇區的瑞金出發,一路向國軍後方的閩浙皖地區挺進。1934年11月初,抗日先遣隊衝破敵人圍追堵截,勝利到達閩浙贛蘇區,與方誌敏領導的紅10軍會合。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大橙橙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1934年,在洋顧問李德盲目的軍事指揮下,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以失敗告終,最後不得不進行長征。但鮮爲人知的是,長征前夕,紅軍曾經派出了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隊。這支部隊由紅七軍團組成,共計6000餘人,主要任務是北上宣傳我軍抗日主張;吸引國軍注意,配合中央蘇區的戰略轉移。那麼這支孤軍作戰的抗日先遣隊,後來結局如何?我們接着往下看。
衆所周知,當時紅七軍團的軍團長是尋淮洲,政委是樂少華,參謀長是粟裕,在他們的指揮下,抗日先遣隊從中央蘇區的瑞金出發,一路向國軍後方的閩浙皖地區挺進。部隊進入福建後,遵從上級命令,一度逼近到福州地區,極大地提高了我軍的影響力。
1934年11月初,抗日先遣隊衝破敵人圍追堵截,勝利到達閩浙贛蘇區,與方誌敏領導的紅10軍會合。不久,紅七軍團和紅10軍奉命整編爲紅10軍團,軍團長爲劉疇西,樂少華任政委,粟裕任參謀長,部隊共有三個師,其中原紅七軍團改編而來的19師,由尋淮洲任師長。紅10軍團成立後,創建了新的閩浙邊根據地,由方誌敏擔任軍政委員會主席,領導紅10軍團作戰。
看到兩軍會合後,蔣介石開始慌了,他馬上命俞濟時爲總指揮,調集了11個團的兵力追剿。就在抗日先遣隊翻過黃山,到達譚家橋後,敵人就尾隨而至了。向來謹慎的王耀武指揮國軍補充1旅摸索至紅19師陣地前,雙方隨即爆發激烈戰鬥,身先士卒的尋淮洲不幸壯烈犧牲,終年22歲。
此戰過後,原本處境艱難的抗日先遣隊更是雪上加霜。不久,抗日先遣隊向閩浙贛根據地轉移,途中不幸遭到敵人伏擊,部隊被切成兩截。先頭部隊(包括受傷的樂少華)1000餘人,在參謀長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劉英的指揮下,衝破敵人重重封鎖到達根據地。主力2000餘人則被包圍在了懷玉山地區,經過七天七夜的血戰,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方誌敏和劉疇西被捕後英勇就義。
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突圍出來的千餘人,後來在粟裕,劉英的指揮下,成立了紅軍挺進師,開展起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政委樂少華也因爲傷勢嚴重,被祕密送至上海治療。面對國軍持續“清剿”,紅軍挺進師的困難可想而知,但也正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粟裕得到不斷磨鍊,成爲日後淮海戰場上的“常勝將軍”,開國第一大將。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