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有这么一部电影,将镜头聚焦在了这座梦幻乐园周边的贫民窟,以一种独特手法刻画底层穷人的生存现状。在这种虚张声势的粉饰之下,海莉和女儿所居住的底层廉租公寓摇身一变,化作披着薰衣草淡紫色外衣的“魔法城堡旅店”,一派温馨的假象。

“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 ”——这是迪士尼乐园的一句经典宣传标语,简明扼要,深入人心。

自1955年开园以来,华特·迪士尼的娱乐王国终日笑声盈盈、欢乐无限,它已然成为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梦幻乐园”。

梦幻迪士尼

在全球六大主题公园里,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面积最大、主题最多,是其中久负盛名的一座园区。

投资4亿美元,占地124平方公里,拥有4座超大型主题乐园、32家度假酒店、784个露营地……在这片人造乐土之上,任何一位置身其中的游客都能切身体会到“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 ”这句话的含义。

然而,在这座欢天喜地的乐园周边,却是一幕幕繁华之外的落寞景象。曾有这么一部电影,将镜头聚焦在了这座梦幻乐园周边的贫民窟,以一种独特手法刻画底层穷人的生存现状。这部电影,正是第90届奥斯卡遗珠之作——《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

《佛罗里达乐园》海报

首先,这是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电影,却又因片中“F-word”满天飞的台词,被打上了“R级片”的标签。

其次,这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导演肖恩·贝克以一种浪漫唯美的拍摄手法,极为“违和”地反映了美国边缘人群的生存现状,以及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所展现出的不同原则与方式,颇具话题性。

单身母亲与小女儿

影片故事里,22岁的海莉风华正茂,却在大好年纪误入歧途,成为一名有案底在身的年轻单身妈妈。

她和时年6岁的女儿莫妮相依为命,蜗居在一家租金低廉的汽车旅馆内,依靠着垃圾快餐食品和慈善捐助食粮度日,惶惶不可终日。

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生活环境内,孩子们难免不会受到影响。他们学着大人的语气侃侃而谈,各种不堪入耳的词汇脱口而出,让人唏嘘。

出口成“脏”的孩子

为了契合迪士尼世界的主题,这座毗邻乐园的小镇“因祸得福”——肉眼所及的建筑物外层,都被粉刷上了一层斑斓色彩,赤橙黄绿紫,让打马而过的游客丝毫不会察觉它萧条的本质内在。

在这种虚张声势的粉饰之下,海莉和女儿所居住的底层廉租公寓摇身一变,化作披着薰衣草淡紫色外衣的“魔法城堡旅店”,一派温馨的假象。

“绿魔”鲍比是这座“魔法城堡旅店”的经理,他尽忠职守,不苟言笑,事无巨细管理着这里的一切。在他严肃的外表之下,实则藏着一颗金子般柔软善良的内心。

“刀子嘴豆腐心”的旅店经理

和那些聚焦特定群体的同类型影视作品相比,《佛罗里达乐园》一片也采用了以点见面、以小见大的剧情创作手法。

导演肖恩·贝克透过海莉母女的种种经历,让世人窥见了奥兰多市基西米县的众生相。

和不远处那个遥不可及的梦幻乐园相比,眼前这家刷有梦幻紫色涂料的旅店才是归属所在。仅需廉价租金,那些居无定所的穷人们便可在此暂时安顿下来,不再风餐露宿,不再流落街头。

粉饰一新的贫民窟

在“魔法城堡旅店”所有的住客之中,海莉无疑是最让经理鲍比头疼的一个——她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因为有案底在身,没有人愿意雇佣这样一个“小太妹”为自己工作。

但是,在女儿莫妮眼中,海莉却是一个能带给她安全感的好妈妈——纵使她抽烟喝酒,桀骜不驯,敢与世界为敌,也从未将怒气宣泄在自己身上。在拮据的生活中,母亲力所能及为她提供着一切物质需求。

分吃一支冰淇淋的孩子

不被外界认可,找不到工作,同时又和一直帮助她的朋友大打出手,断送了一段来之不易的友情——在社交与素养面前,海莉的表现不尽人意,深深印证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

面临人生一次次失败,穷困潦倒的海莉竟做起了皮肉生意。而这一错误举动,最终导致了她与女儿莫妮的分离。

当儿童保护协会介入,将要把女儿从她身边带走之时,海莉除了一口不堪入耳的谩骂之外,再无其他可以保护自己、挽留女儿的举措。

教科书般的哭戏

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绝望与无奈,无力转圜。海莉悲剧人生的源头,或许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又或许来自于6年前那次年少无知的冲动。但好在,她没有放弃,并亲自承担起了眼前这一切。

影片中,导演并没有交代海莉父母或莫妮父亲的剧情细节。甚至就连那座人人向往的迪士尼梦幻城堡,都只是在片尾昙花一现。

莫妮和伙伴

为了生存,海莉无所不用其极,乃至一次次触犯了观众的“三观”底线,招来各种骂名。相反,也有不同意见者为这位年轻母亲打抱不平,本着“母爱无罪”的初衷为她辩解。

两种声音此起彼伏,为《佛罗里达乐园》带来了话题性。或许,这正是一部优质影片应具备的“素质”所在,起码它能让人从中产生思考,阐述观点。

有观点的电影

在《佛罗里达乐园》这部影片里,“魔法城堡旅店”所在的小镇与人声鼎沸的乐园仅有20分钟车程,却仿佛一个被繁华遗弃的失落之地,魔幻而又现实的存在着。

从导演肖恩·贝克的镜头里,在编剧克里斯·贝格齐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莉对女儿深切的爱。从“22岁单身妈妈”和“6岁女儿”的血脉标签上来看,我们虽然不清楚海莉此前的遭遇,却能从两人相依为命的陪伴中得出结论。

这份爱,可能并不如肖恩·贝克镜头下的明媚色彩那般轻松愉悦,它承载着世俗与偏见的分量,压在人们的心田里、良心上,催人负重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