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是債券發行和買賣市場的統稱,是指債券發行、交易的場所與設施。一國債券市場的狀況往往能反映出該國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總體的狀況,縱觀世界各個成熟的金融市場,他們都有一個發達的債券市場作支撐。債券市場在社會經濟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爲它有以下幾項重要功能:

1.融資和投資功能。

債券市場作爲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使資金從資金剩餘者流向資金需求者,爲資金不足者籌集資金的功能。我國政府和企業先後發行多批債券,爲彌補國家財政赤字和國家的許多重點建設項目(如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城市公用設施建設)籌集了大量資金。

而對投資者來說,債券市場爲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小風險投資渠道,適合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尤其是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

2.資源配置功能。

債券市場在宏觀上還能優化資源的配置,因爲效益好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通常較受投資者歡迎,因而發行時利率低,籌資成本小;相反,效益差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大,受投資者歡迎的程度較低,籌資成本較大。因此,通過債券市場,資金得以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3.宏觀調控功能。

中央銀行作爲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其中,公開市場業務就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國債等有價證券調節貨幣供應量,實現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在經濟過熱、需要減少貨幣供應時,中央銀行賣出債券、收回金融機構或公衆持有的一部分貨幣從而抑制經濟的過熱運行;當經濟蕭條、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中央銀行便買入債券,增加貨幣的投放。

4.提供市場基準利率的功能。

一般來說,在比較健全的金融市場上,只有那些信譽高、流通性強的金融產品的利率纔有資格成爲基準利率,而國債利率則符合這點,因爲國債一般被視爲無風險資產的利率,是其他資產和衍生工具進行評價的基準。當然,國債市場要提供一個有意義的市場基準利率,這就要求國債市場流動性高、開放性強、價格發現機制成熟。

5.防範金融風險的功能。

一個高流動性、開放的國債市場不僅能提供市場基準利率,同時還有防範金融風險的功能。一個較爲完備的債券市場可以有效地降低該國金融系統的風險。金融債券的發行極大地補充了銀行的附屬資本,尤其是通過次級債券的發行,銀行不僅獲得了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在股東之外還增加了債權人的約束,這樣有利於銀行的穩健運作。而且債券市場是一個投資者的行爲高度市場化的市場,企業債務的不履行,會導致債權人“用腳投票”,有效地遏制了企業的無度融資,還會迅速導致公司在投資者羣體中的名譽大損,這種懲罰自動擴散到整個社會,給公司造成重大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