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衆集團旗下各品牌間的合作在此輪新能源進程中也達到了空前規模,2017年奧迪與保時捷聯合打造的PPE電氣化平臺已經開始服役。奧迪勞資委員會主席彼得 · 莫希表示,他們在處理裁員問題上已實現軟着陸,“決定延長就業保障算是階段性勝利之一。

記者 | 高迪

編輯 |

爲了踐行2025戰略的實施,推動電氣化戰略轉型,奧迪於昨日(11月26日)發佈最新“瘦身計劃”。預計在2025年前裁員9500人,這一人數約佔員工總數的10%。此輪削減計劃主要在德國本部進行,以精簡奧迪在德國的兩家主力工廠。預計此次裁員將爲奧迪公司節省60億歐元的人力成本。

據瞭解,此次裁員的目的並非經營問題,是爲了推動電氣化的轉型。以便在新能源戰場上輕裝上陣以面對老牌競爭對手,以及來自特斯拉等新興勢力的抗衡。

爲高效推進新能源戰略,奧迪發佈“瘦身計劃”裁員9500人

實際上,整個大衆集團當下都處在電氣化戰略轉型的“兌現”期。不久前,大衆集團發佈消息稱將推進“Planning Round 68”規劃,該規劃指出將在2020年至2024年間投入600億歐元用於混合動力、電動出行以及數字化等領域的研發工作。目前該項規劃已經在集團監事會會議上獲得批准。

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表示:“鑑於經濟形勢惡化我們也在努力提高生產率、效率和成本基礎,利用規模經濟並實現最大的協同效應,以確保實現我們的目標。”

在大衆集團第68輪計劃中還對未來10年的長期計劃也進行了修改。集團計劃到2029年向市場推出多達75款電動車型以及60款混合動力汽車,屆時預計電動汽車的總銷量到2600萬輛。到2029年計劃約2000萬輛電動汽車將基於集團的模塊化電驅動矩陣(MEB),剩餘的600萬輛汽車中的大多數將基於高性能平臺(PPE)。

另外,大衆集團還計劃在包括中國佛山、安亭等12座海外工廠生產電動汽車。其他產品將由位於茨維考,埃姆登,漢諾威,祖文豪森和德累斯頓的德國工廠生產。同時確認了在德國埃姆登工廠生產電動A-SUV(ID.Next)該產品將於2022年開始生產。

大衆集團旗下各品牌間的合作在此輪新能源進程中也達到了空前規模,2017年奧迪與保時捷聯合打造的PPE電氣化平臺已經開始服役。目前奧迪e-tron和保時捷Taycan都出自這一先進的電動模塊平臺。

爲了在新能源戰役中持續佔據有利位置,奧迪宣稱公司必須精簡內部架構以適應未來,這意味着,部分工作崗位將不再被需要,而新的工作崗位將被創建。

據悉,此次裁員還將包括少數管理職位。他們將通過員工流動和提前退休計劃,沿着人力結構曲線進行精簡,以實現預期9-11%的利潤率。在裁員的同時,奧迪將在電動汽車和數字化領域新增2000個職位。

奧迪發言人對外表示,公司已同意將就業保障延長至2029年底,在這期間排除了強制裁員的可能性。此前公司管理層和勞工代表的談判之所以僵持不下,正是因爲後者要求將現有的強制裁員禁令從2025年延長至2030年。

奧迪勞資委員會主席彼得 · 莫希表示,他們在處理裁員問題上已實現軟着陸,“決定延長就業保障算是階段性勝利之一。”與此同時,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伯藍 · 紹特(Bram Schot)則表態稱,在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奧迪的決策層正努力讓團隊更加靈活和高效,可持續地增強市場競爭力。

根據相關媒體採訪的內部人士透露,有關裁員的談判其實已經被拖延了數月。奧迪已決定任命前寶馬負責採購的全球董事馬庫斯 · 杜斯曼(Markus Duesmann)出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新掌門在明年4月1日履新後,將正式推進裁撤員工的相關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