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國際反家暴日當天,某博主發微博稱自己長期被男友家暴。她自述稱曾遭五次家暴,被男友扇耳光、捶打、用鞋踩臉抽打等。據悉,其男友是一名繪本家,44歲離過三次婚。雖然,在事發後papi醬、姚晨等公衆人紛紛發聲,重慶江北區公安局等部門已介入調查中,但關於家庭暴力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中國30%已婚婦女曾遭家暴: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於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殘疾人也會成爲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爲。

家庭暴力還是一種侵犯婦女權益的違法行爲,實施這種行爲的人依法應承擔包括民事責任、刑事責任等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國30%已婚婦女曾遭家暴: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據2018年全國婦聯數據顯示,中國每7.4 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家暴,平均遭受35次後纔會報警,家暴致死佔婦女他殺死因的40%以上。世衛組織在2017年的數據顯示,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過身體或性暴力,然而僅不到10%的女性報過警。

家庭暴力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人,他們都有什麼樣的心理特性?

一、情緒控制能力差

常人如遇負面情緒,能通過各種方式將情緒釋放出來。而情緒控制能力差的人,遇到情緒“爆發點”又無法通過正常途徑排解負面情緒,就很容易把宣泄途徑轉化爲暴力行爲。

二、控制慾強

大男子主義且擁有強烈控制慾的男性更容易發生家暴。家暴者一般對旁人有着較強的控制慾,如未能按照施暴者的想法做,施暴者就會使用暴力行爲迫使他人屈服,達到其目的。

中國30%已婚婦女曾遭家暴: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三、人格障礙

研究調查,因人格障礙而產生家庭暴力傾向的男人佔總比的1/4以上,人格障礙從兒童時期就有暴力行爲記錄,這類病人不僅是家庭暴力的實施者,而且是社會暴力的製造者。他們不僅經常毆打配偶或孩子,還威脅配偶不得離婚。

四、施暴過後會有“蜜月期”

有家暴傾向者在施暴後,會有一段被稱爲“蜜月期”的溫柔時期。這個時期施暴者會對自己的暴力行爲感到內疚、不安,但該時間相當短暫,一過這個時期,施暴者會再次施暴。

{!-- PGC_COLUMN --}中國30%已婚婦女曾遭家暴: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某博主在國反家暴日,選擇勇敢地站出來指出那個男人,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人對她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也對他的勇敢表示支持。但是,在很多時候,出現家暴,家裏的女人都會選擇閉口不談,她們面對每一次傷害,只是說說而已,並很難做出選擇離婚的那一步。畢竟,有小孩、有壓力,還有那放不下的世俗。

我們每個人都痛恨暴力,都痛恨家暴,但家暴卻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我們身邊,不知道已經損壞了多少個不幸的家庭。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家庭暴力是每個人的噩夢,必須杜絕。

家庭暴力產生原因和其情緒控制及性格特點有極大的關係。一旦我們身邊的人有家暴心理行爲,我們絕不容忍。因爲,它不僅是不道德的事情,這是一件違法的事!不是說家暴的程度不嚴重就不值得重視,不同程度的傷害,施暴者都應該付出相應的懲罰。

中國30%已婚婦女曾遭家暴:人間的不幸,家暴居其一

根據《婚姻法》第43條相關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程度又不足以判處刑事處罰的,受害者要求下公安機關應該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行政處罰。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相關規定,可判處15日及以下拘留,罰款或警告。

家庭暴力構成刑事犯罪的,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家庭暴力可構成虐待罪,比如長期打罵、有病不治、強迫超負荷體力勞動以及囚禁等,虐待罪可判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虐待罪致人重傷或死亡(包括受害人不堪忍受長期的虐待,自殺致死或重傷的情況)的,可判處兩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是因爲施暴者的毒打導致受害人重傷或死亡的,就不能簡單的以虐待罪來定罪了,這屬於故意傷害罪,而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甚至死刑。

除此之外,家暴受害人即使不想要對方被判刑,但還是可以以此提出離婚,只要證據充分,可以向法院主張施暴者淨身出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