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記者稱只記得中國菜鹽太多,網友:暴露了對中國美食的無知

[文/觀察者網 童黎]

說起“左宗棠雞”,很多中國人會忍不住會心一笑。但近日,還有美媒高級記者聲稱“只記得中國菜鹽放多了”,並被網友批評種族主義,可能是在說美式中餐吧……

事實上,這場風波最初的焦點是印度食物。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11月25日報道,近期有推特用戶發起關於“有爭議食物”的討論後,一名美國學者吐槽稱印度菜“難喫”(terrible),隨即引發了一場有關對待外國食物的文化不寬容和種族主義熱議。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國際事務領域學者湯姆·尼科爾斯(Tom Nichols)參與話題並聲稱:“印度菜很難喫,我們卻假裝它不難喫。”

批評人士對此認爲,他的說法沒有品位,並猜測其嘗過的印度菜可能“不到1%”。尼科爾斯後來承認,他只在美國和英國的印度餐館喫過飯。

同時,這一言論也引發了一場關於移民經歷的更廣泛討論,以及有多少人在美國經歷過與食物有關的種族主義?

美國廣播公司(ABC)高級記者莫蘭(Terry Moran)也被發現聲稱“中國菜很無趣,黏糊糊的,喫完只記得鹽放多了。”

BBC指出,隨即有亞洲美食愛好者們把矛頭對準了莫蘭,指責他只在外賣餐館喫過飯,從未品嚐過世界上人口最多國家的正宗美食,這番言論“可悲地”暴露了他“對整個中國美食和其衆多地域類別的無知”。

“如果你指的是美式中餐,那你沒說錯……如果你說的是中國大陸的食物,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沒有‘中國菜’這回事。這就好像在說‘歐洲菜’一樣。不同省份的菜可能大不相同。”

“我在推特上看到一個人冒犯了13.8億人的廚藝。只是因爲他很生氣昨晚PF Chang‘s(美國知名中餐連鎖)的蝦賣光了。”

“夥計,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美國著名中餐館)賣的不是真正的中國菜。”

也有人指責他種族主義。

“與其說這是有爭議的,不如說這是瘋狂的種族主義。”

當地時間26日,受到衆人提醒的莫蘭發推表示,“真誠地感謝所有關注這條推文的人(包括我的妻子——中國問題分析師@johannacox)。中國菜不是我的最愛,我應該這樣說的。我還有很多要學。”

所以,美國漢堡有多少品種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