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作为“素食主义者的奶酪”而被人们所知晓,在平民之间接受度很高,但起源不明。作为平均寿命世界第一的国家日本,纳豆这个独特的食物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纳豆原本是亚洲稻作地带非常普遍的发酵食品,纳豆大致可分为两种,分别用麴制成、不具粘稠性的盐辛纳豆和寺纳豆,以及用纳豆菌制成、具有粘稠性的纳豆。这两种纳豆当中,盐辛纳豆是从中国传进来的,中国将盐辛纳豆称为豉。纳豆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说是取自寺院的纳所(寺院存放布施品的地方),是由禅僧从中国带进日本的食品。

大多数的歪果仁都不喜欢纳豆的味道和又粘又滑的口感,不过日本人就是爱这口感,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纳豆的特殊气味与酱油、酱菜的气味类似,口感与日本米一样比较软具有粘性,这也是为什么纳豆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

纳豆是与稻作拥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发酵食品。稻米收割之后会剩下许多稻草,巧妙利用附着在稻草上的纳豆菌就可以制造出纳豆。因为纳豆是将大豆煮熟后放在稻草上,再借由纳豆菌的力量所制造的,因此可以说是稻作的副产品。

纳豆体型小,却是一颗“爆炸的小宇宙”。经过发酵后的纳豆比原材料大豆更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也比大豆高。纳豆的维他命B2含量是大豆的6倍,食物纤维含量是牛蒡的2倍。把同样粘乎的秋葵煮熟切碎后和纳豆放在一起快速搅拌,可以激活纳豆菌,不但可以提高溶解血栓的效果,还可以促进蛋白质吸收,调节肠胃,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哦~

根据学者小泉武夫的说法,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会吃一种名为豆司的半发酵纳豆,而位于湄公河流域的缅甸,当中的掸族族群也会吃纳豆。在当地的饮食文化的基础下,纳豆的吃法与日本不相同,他们会将纳豆油炸或者与鱼一起炒来吃。

当被人问起最爱吃什么的时候,《小森林》的主人公市子最先想到的就是纳豆糯米团子,蒸熟的糯米趁热用木锤不停捣细腻,大致跟中国年糕和糍粑做法一样,打好的糯米裹上一层拉丝的纳豆,一口咬下去,软糯的口感顿时令人食欲大开。

电影里的是打出来的糯米团子,但在家里可以用微波炉加热的方式让团子全熟,比较方便,与纳豆拌一起是一种即食的美食~

1. 将酱油加入纳豆并搅拌。

2. 糯米和水混合,加热10秒拿出来搅拌再拿出来搅拌,重复操作至全熟。糯米和水活好的状态一定要稍微有点挂糊,不然出来的团子太粘。

3. 手沾湿揪出一个小团子和纳豆拌在一起,开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