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前幾天就有一個“大餡餅”砸到了徐先生的頭上,徐先生收到的一個包裹,裏面竟然有一張一百萬元獎金的兌換券,這是餡餅?

01

一個包裹寄來百萬獎金兌換券

在徐先生家裏,他給記者看了這個"值錢"的包裹,包裹裏就放了一張宣傳單頁,其中最顯眼的位置放置了一個兌獎欄,並且附有兌獎說明和公證人員信息等等,在單頁的底部,標明瞭來源是北京某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市民 徐先生:“這封信起先我以爲是宣傳單或者房地產廣告,結果我打開一看,它就說有個中獎號碼,感謝買它的產品。”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徐先生刮開了單頁的兌獎欄,沒想到這一刮就是一個二等獎,獎金一百萬元。

市民 徐先生:“一刮出來就是一帆風順,它就是中獎一百萬元。”

一張宣傳單頁一下子成了百萬元獎金的兌換券,不過徐先生卻很冷靜。他說自己的確購買過保健品,也留了聯繫方式,可是這麼輕鬆就中百萬大獎,他認爲不太可信。

市民 徐先生:“這個不是天上掉餡餅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誰會拿一百萬給我,我估計他是想要公證費和稅金。”

02

是"餡餅"還是"陷阱" ?

記者也撥打了單頁上的發獎熱線,可是對方卻提示關機。第二天記者再次撥打了發獎熱線,接通後對方工作人員稱,如果想要兌獎,可以直接去北京現場兌獎,也可以交一萬元的公證費委託辦理。

發獎熱線客服人員:“防僞密碼刮開報過來,如果說確實中獎了,您剛纔說的是一百萬,到時候您需要提前支付一個公證費就可以了,費用是一萬元。”

電話裏的工作人員稱,委託兌獎需要先交納一萬元的公證費,然後再把銀行卡提供給他們打款,否則無法委託。這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記者馬上與這家保健有限公司所屬的北京市豐臺區公安分局反饋了該信息,工作人員回覆:切勿輕信,他們已經接到了多位市民反饋,目前正在調查當中。

新聞多一點

1莫名收到39元到付快遞

幾個月前,一名自稱快遞員的小夥子給王先生打電話,稱他有一個到付的快遞,是一個大信封。

王先生:“我個人不喜歡網購,也沒有到付的快遞,所以突然接到這樣莫名其妙的一個到付快遞,我也很納悶是誰寄來的,也在猶豫籤不簽收。”

可快遞員說出的他的個人信息都完全正確,這讓王先生更加猶豫。“我的電話、姓名、住址都完全正確。我擔心快遞是單位送過來的,如果不接收怕耽誤正事。而且39元也不貴,我就給了錢,把快遞簽收了。”

快遞內竟是一張抽獎券,快遞簽收後,王先生就覺得上了當。

王先生:“這個快遞和以往的快遞都不一樣。以往的快遞都是電子打印出來的底單,可是這個快遞上貼的底單全是手寫的。我打開快遞一看,裏面竟然是一個保險公司的抽獎單,說我中獎了,可以領取500元的禮包,但是上面什麼章都沒有,我也從來沒有投保,沒有參加抽獎,肯定是騙人的。”

王先生立即給快遞員打電話,電話通了卻一直沒有人接聽。

王先生:“雖然39元錢不多,但這種被坑了的感覺很不好。”

2不明到付快遞並非個案

查閱最近的相關報道就可以發現,不少城市都有類似被“39元快遞”詐騙的報道。

這些用來詐騙的包裹多以傳單、獎券、劣質洗髮水爲主,包裹內的物品價值只要幾塊錢,但貨到付款的金額均爲39元。因爲到付的金額並不多,很多人會好奇是不是朋友同事的驚喜,種種原因下一般會簽收下來。

可這樣的快遞一旦簽收,就默認你已經檢查並接受包裹,無法聯繫快遞公司追回損失,被騙的金額少,也不會費勁去報警。而騙子的目的就是積少成多騙大錢。

3快遞公司:不明快遞勿簽收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表示

防範這類詐騙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貪小便宜

對於來源不明的到付包裹

最好不要簽收,以免造成損失!

1、若“到付件”不是自己網上購買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支付費用又超過快遞費用的(同城到付一般不會超過20元),要果斷拒收。

2、如果已經受騙付款怎麼辦?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發現被騙了,可以第一時間聯繫快遞公司,理論上來說,收件人如果要追回錢款,應該與發貨網點取得聯繫,把委託發貨公司的相應錢款截留,將快遞退回去後就能拿到退款。

4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1.首先要選擇正規購物平臺,謹防釣魚網站;

2.收貨地址儘量填工作單位;

3.取包裹前核實信息;

4.拿到快遞後第一件事是塗抹、撕碎快遞單。

除了網購,平時也不能大意哦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你還需要注意這些

↓↓↓

1.身份證複印件上要寫明用圖

2.簡歷資料只提供必要信息

3.不在微博微信、羣聊中透露個人信息

4.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親人朋友換號了先覈實

5.慎重參加網上調查活動,不填個人信息

6.不蹭免費WiFi,防止隱私泄露

遇到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

需要特別特別警惕!

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