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尋匠之美(ID:xjzm681)

今年年初,

紀錄片《極地》好評如潮,

纔剛拿下豆瓣9.5 的高分,

央視趁熱打鐵,

又推出了另一部藏地紀錄片,

《香巴拉深處》,

播出後,

連周迅、蔣欣等明星,

都在微博上給它打call。

與《極地》裏的西藏風光不一樣,

《香巴拉深處》的鏡頭,

對準的是川藏地區

在藏人眼裏,

這裏就是“香巴拉”,

漢譯爲“極樂世界

(建議橫屏觀看)

海拔落差大,

造就了多樣化的景觀。

鏡頭一會兒是巍峨聳立的高山,

帶出綿延不絕的河谷。

一會兒又是望不到邊的草原,

飄着極低極低的雲朵,

仿似仙境。

景美,空氣佳,

《香巴拉深處》的每一個畫面,

都堪比風景大片,

但“極樂世界”的美譽不止於此,

最關鍵的,

還是居住在這裏,

自內心發出幸福感的人。

當金川的梨樹掛滿梨子的時候,

就是季洪均奶奶最忙碌的時候。

她要把自家種的梨子熬成梨膏,

拿到鎮子上去賣。

清洗,切碎,熬煮,

奶奶必須時刻守護在爐子前,

不停地攪拌梨膏。

一鍋梨膏熬成,

24小時過去了。

接下來,

奶奶還要餵養牲畜,

擠奶,

爲家人準備三餐......

勞作,幾乎填滿了她的生活。

可再忙,

奶奶也會爲穿戴漂亮,

出去跳一跳舞,

這是生活的調味劑,

屬於她自己的詩與遠方。

奶奶已經76歲了,

接受採訪時,

還是一臉爽朗的笑容。

生活很平順嗎?

不,曾經也遇到過困難。

2010年,全村發生了口蹄疫,

家裏圈養的豬全部都被處理掉了。

再心疼,也要堅持。

奶奶是全家主心骨,

她不倒下,

全家才能一起跨過難關。

在奶奶心裏,

幸福很簡單,

全家和和氣氣團團圓圓守護在一起,

就是幸福。

跟藏區一般家庭不一樣,

次郎曲珍的家庭成員,

多了一位特殊成員,白脣鹿。

小白脣鹿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曲珍家裏,

等於養了一隻國寶。

它是三個月前,

丈夫進山時撿到的。

當時的小鹿剛出生,

就被鹿媽媽遺棄,

丈夫不忍心,

把小鹿帶回家,

跟着自家牛羣一起長大。

現在的小鹿,

已經完全融入曲珍的家庭生活,

每天喝奶、玩耍,

還欺負人家狗子。

但看看曲珍夫妻說話的表情,

似乎透着不忍心。

原來,小鹿長大了,

是要放回山裏的。

可是,跟人接觸久了,

小鹿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放回山裏,

反而會有不適應。

爲了讓小鹿早些適應山裏的生活,

曲珍不時帶它進山,

然而只要小鹿一看不到曲珍,

就會自己跑回家。

小鹿終歸要回歸自然。

在這之前,

珍惜彼此陪伴的時間,

成爲最緊要的事情。

在曲珍夫妻心裏,

幸福很簡單,

在自己的土地上,

跟周圍的動物好好相處,

就是幸福。

曲珍丈夫說,

以前這裏有很多獵人,

現在生活好了,

人們不捕獵了,

動物不怕人了,

物種,也就跟着變多了。

加上本來地勢起伏極大的原因,

川藏山區,成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被這裏的生物吸引而來的,

就有一位年輕的哈佛博士王正陽。

王正陽打小喜歡昆蟲,

這次的探險之旅,

就是專門來尋找蟲子的。

別看他穿得邋邋遢遢,

一臉憨憨的笑容,

一碰見蟲子,

王正陽比誰都認真。

他說,

身爲哈佛科研團隊的一員,

拿着豐厚的工資,

唯一能確定的,

就是不想坐辦公室。

於是揹着旅行包和帳篷,

邊走邊玩就進山了。

山裏天氣變幻莫測,

可能一上去就下雨,

什麼昆蟲都找不着,

但這就是做野外工作的樂趣;

辛苦搭建一個燈網準備晚上找蟲子,

累到想趴下,

可是精神很亢奮,

因爲,一切充滿未知。

王正陽的幸福很簡單,

他不需要舒服的大牀,

好喫的炸雞,

只要堅持着打小對昆蟲、對真理的好奇,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是幸福。

他認爲,

幸福,是要讓自己體會到,

而不是讓別人看到。

有人進來,

就會有人離開。

當地姑娘澤仁拉姆過些天,

就要坐上飛機前往北京了。

臨行前,

母親給她編好漂亮的辮子,

叮囑好要注意的事情,

母女倆,

還有些話難以說出口。

本來澤仁拉姆的父親,

是不希望她離開家鄉的。

在裁縫世家學着手藝,

然後繼承家業,

安安穩穩過一生,

也挺好。

可是,長相清秀的澤仁,

被來自巴黎的服裝設計師五之看中了,

五之邀請她,拍了一組照片,

隨後,

又邀請她到北京發展。

澤仁從未離開過家鄉,

可心裏有夢想,

她想做服裝。

在家鄉與夢想之間,

她還是聽從了內心,

選擇了夢想。

也許這一去,

生活就翻天地覆變化了,

可誰又阻止得了呢,

人生不就是摸索着前進的嗎,

只要,

每一步都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對澤仁拉姆來說,

幸福很簡單,

聽從內心的呼喚,

勇敢嘗試,

就是幸福。

《香巴拉深處》分爲5集,

每一集講述幾個小故事,

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

只有發生在普通人身邊的點滴瑣碎。

這些瑣碎又是那麼親切美好,

他們像是我們自家的親人,朋友,

他們的煩惱,

也曾是我們的煩惱。

然而他們,

又是與我們不同,

沒有那麼多的利益計較,

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

他們的幸福,

着眼於身邊的人和事,

簡單,自然。

就像本片沈東導演說的,

在這片土地上,

不管來自哪裏,

不管做什麼工作,

他們對待生活和工作,

很專注,很純粹。

這份專注與純粹同樣感染到製作組,

爲了拍攝《香巴拉深處》,

原《第三極》班底人員,

又歷時2年,跨越11萬公里,

拍攝了近40個故事。

最後經挑選,

留下20來個故事。

跟專題片不同,

《香巴拉深處》的選題,

採取的是邊走邊找的模式,

事先沒有定好選題,

所以拍攝過程中,

只能靠工作人員一邊跟路人聊天,

一邊尋找素材。

時間花費多了,

反倒找到了更多有意思的景點和故事。

比如這股名叫“響泉”的泉水,

當地人的傳言,

在焚香,唱誦之後,

它會由冷變溫,

而它的地址,

也只有當地人世代相傳,

外人是不得而知的。

還有盛產美人的藏族分支嘉絨。

每年一到女子成人禮,

每家每戶有女兒的父母,

都會花上家裏所有財富,

把女兒打扮得美美的。

人們在這片土地上勞作,付出,

春耕秋收,四季輪迴,

付出得踏實,

每一次的收穫,

也就顯得無比幸福。

“極樂世界”的意義也就在此,

這裏的人們,

被美麗的風光浸潤,

被純淨的空氣洗滌,

他們的生命,

也跟着乾淨。

也許這跟大城市有太多差別,

但其實,

實現快樂的途徑是一樣的,

少一些不切實際慾望,

多一些踏踏實實付出,

收穫的幸福,

遠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官方2分鐘宣傳片

最簡單,

最純粹的事,

往往也最快樂的事。

小志個人號

爲了防止和大家失聯,

暫開放小志個人號,

名額有限,抓緊添加。

長按二維碼負距離接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