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而舞

—中國古典舞中的“手舞”元素

主講:劉巖(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4月27日,藝術家劉巖走進國家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將廟堂高閣的古典舞藝術帶到百姓中間,讓藝術可觀、可感、可實踐。

在講座中劉巖向觀衆們詳細講述了手舞的含義與魅力,並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瞭解手舞,讓手舞這項傳統文化繼續流傳下去。

現場聽衆踊躍參與互動

手舞

• 手舞即手指、手掌和手腕組成的手部舞蹈形態,同時,由小臂、肘、大臂乃至肩部做的動作,也常常與手部的舞動相關。當手臂舞動以手部動作爲方向引領,以手部動作爲表情功能,以手部動作爲表演目的,則被本書視爲手舞。

——摘自《手之舞之——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幫助人類創作了世界,也幫助人們傳遞情感。語言、眼神、手勢是人與生俱來的三個交流信息的工具。而繪畫中手的刻畫難度並不亞於五官,因爲畫好一雙手要合理地安排好指、腕、臂等十多個元素。敦煌壁畫裏的手不但用線條貫穿好了每一個元素,還極盡傳情達意之能事,每一雙(只)手都表達了各自不同的含義與情態。

敦煌壁畫中有着極其珍貴的手舞繪畫資料,極其豐富的佛教手印文化在壁畫中充分的展現,使中國古典舞的手舞姿態有據可依的史料記載。

• 中國古典舞中的手舞元素使得中國古典舞具有極其濃厚的東方舞蹈特性,相比較於西方古典芭蕾舞來說,中國古典舞的手部舞蹈部分更加豐富,具有極高的審美體驗與藝術特徵,同時,也具有傳達思想、表達語義的功能性。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無論是儒家的禮儀還是傳統的服飾造就了中國古典舞手舞豐富的必然性。如果說西方芭蕾舞的獨特技術與審美在於足尖與腿部動作,那麼中國古典舞可與之媲美的則是豐富的手舞與上肢表現力,在傳達情感塑造人物的過程中,中國古典舞手舞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特別鳴謝:

攝影師:孫珂,陳大川

舞者:朱星、朱月

稿件撰寫:劉巖、劉藝儒、尚思喬

圖片提供:攝影師孫珂、攝影師陳大川

排版設計:劉藝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