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人陸萍與詩評家老陳,他們兩人居住的城市南轅北轍,一個生活在太平洋東岸的魔都上海,一個卻是在北部灣附近壯族自治區的一片甘蔗林中。文匯出版社的大編朱耀華和詩人陸萍,出於感動,也是對老陳賞析美文的欣賞,決定在詩集中五首詩的後面,破例收錄了五篇老陳的賞析文章。

上篇

最近上海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本詩歌評論專集,書的題目叫《陸萍詩歌賞析》。著名評論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劉巽達作序。上月15日,序言以《如何抵達詩文俱佳的盛景》爲題,在光明網上發表了。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公衆號《新文藝》也製作軟文推送。現在這本書已經在全國多個新華書店以及《噹噹網》《京東網》《淘寶網》《易文網》等上架開售。

作爲被賞析者的詩人陸萍,她自己做夢都沒有想過,今天會有這樣一本專著聞世。這本《陸萍詩歌賞析》在很多人的眼裏,至今都是一個神祕的謎。詩人陸萍與詩評家老陳,他們兩人居住的城市南轅北轍,一個生活在太平洋東岸的魔都上海,一個卻是在北部灣附近壯族自治區的一片甘蔗林中。兩人素不相識,至今都末曾謀面。但他們是如何相識相遇的呢?最簡單的回答,便是”神奇“這個詞。

詩人陸萍早年就蜚聲文壇,而今已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她早年寫下的那些詩句,當時常常被報刊引用轉載,她筆下的歌詞也在全國海選中勝出,由上海交響樂團伴奏灌製成唱片,傳遍大江南北。中國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評論家毛時安在陸萍去年出版的二本新著序言中如是評說:“這些年來,詩人陸萍的寫作,已經走向自在的境界,從生命深層流出的詩行,從來就不是爲了發表。它們洗淨了功利的塵灰,沒有博人眼球的喧譁,而只是她生着活着的心跳、氣息、血流和脈動。從人性最幽閉處起飛,翱翔在詩國的天空。“

2016年一個初夏的傍晚,詩人陸萍在網上,忽然發現來了個陌生的“老陳評詩”,題目叫《冰層下面是火——我讀陸萍詩》。神祕的老陳與詩人陸萍素昧平生,但他寫的三四千字的文章,卻通走詩人陸萍的昨天和今天。陸萍被他筆下的那份深刻和抵達,深深地震撼到了。

不想自此之後,“老陳評詩”在網上十天半月地更新,不斷對詩人五十年來的作品進行一詩一評。詩人發現網上還有一個神祕的粉絲也是陌路知音叫“小雨”。她在詩人陸萍的博客裏上天入地,爲“老陳評詩”選送着詩目和資料。記者搜索發現,陸萍的博客已經做了十多年,千餘博文中,日常生活和創作瑣事,幾乎無所不有。

”老陳評詩“彷彿有種穿透,不斷破譯詩人心靈的暗碼。甚至於讓陸萍的詩人朋友們,也非常感慨。記者在陸萍的微信上,看到了衆多跟帖,有說:”欣賞老陳鞭闢入理的精彩點評,陸萍的詩確實有那種氣息味道“;有說”詩歌呼喚高水準的詩評家,引人領悟妙處“;也有說”老陳比一些自我感覺非常好的詩評家高明太多了“;還有說”老陳身份神祕莫測,不一定是民間的,建議與他聯繫一下 。“

正當此時,又有人卻說:”陸萍,還是不要弄清楚好,有一個人對你的詩和人如此瞭解,又如此專業,千載難逢。留一個美好懸念,如詩......“

就在”老陳評詩“不斷髮來的過程中,陸萍的兩本新詩集《玫瑰兀自綻放》和《生活過成詩》,被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審覈通過,獲得資助出版。詩人向老陳發信詢問說:想在詩集裏收進他寫的評論,問該用怎樣的文字介紹作者?

筆者在詩人的手機中,看到了老陳當時的回覆:他說:”我和小雨等人的初衷,就是和陸老師您交流學習詩歌,這樣就夠了,彼此意會,各有快意,夫復何求?“

筆者一時愣住,這與當下社會上的一些喧囂景象相距太遠。事實上,文章署名,本在情理之中,不至於連名字也不願報吧?然而,眼前活生生的事實卻就是這樣。

詩人無限感慨地對筆者說:”那一瞬,我再次被震驚到了。彷彿詩神在前......“

是啊,老陳那份對文學的摯愛與純粹,甚至都無法用語言表達。正如詩人所說:”詩的神聖,莫過於此;詩的最高形式,莫過於此;詩的殿堂模樣,也莫過於此。“

不久,陸萍的詩集《生活過成詩》由文匯出版社出版了。在封底,印有三位著名評論家的精彩評語,其中一段就來自老陳的文章。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那條評語的落款,就是“老陳”兩個字。筆者瞭解到,直至書稿下廠付印前,詩人和出版社都無法得知這個神祕老陳的真名。

文匯出版社的大編朱耀華和詩人陸萍,出於感動,也是對老陳賞析美文的欣賞,決定在詩集中五首詩的後面,破例收錄了五篇老陳的賞析文章。這在詩集的出版史上,似乎也絕無僅有。

後來,老陳最初的這篇評論,在《上海詩人》上發表了。編輯部要寄稿費,必須要填真名,於是才輾轉着從小雨處得到了老陳的真名。

老陳的真實名字叫什麼呢?後面又發生了什麼鮮爲人知的故事?請看《一本書的前世今生》之下篇。

下篇

早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的1986年,在北京,中國對外宣傳的一本雜誌叫《中國文學》,那上面以英文和法文,選載翻譯了陸萍的詩作《冰》等。詩人陸萍的作品,從此飛出了國界,而她自己卻並不知道。當年通訊技術落後,當印度駐中國大使館的一等祕書,好不容易找到陸萍本人時,兩國之間聯繫往返的信函已積了整整一抽屜。

這年三月,亞洲詩壇向詩人陸萍發出了盛情邀請,並承擔她的往返機票和食宿等一切費用,請陸萍飛赴在印度博帕爾舉辦的亞洲詩歌盛會。三十多年前一個詩人的出國,遠不是今天的便捷模式,但是陸萍的上級部門上海司法局和上海市外事辦公室,以罕有的公派規格,破例送詩人陸萍出國參加一個世界詩會。

用當年時任上海市作協副祕書長毛時安的話來說,是這樣的:”開幕式上,詩人陸萍上臺親自朗誦了這首詩,不想掀起了一股’冰‘的旋風,受到衆多國外詩人的讚譽和好評,使她獲榮《亞洲詩壇明星》稱號,並一舉奠定了她在亞洲詩壇的崇高地位。所以後來的幾年中,在日本、韓國等舉辦的一些國際詩會上,陸萍的名字,總是出現在東道國出資盛邀的名單上。”

根據記者查尋的資料得知,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在南方炎熱的一間木板房裏,正如飢似渴地閱讀着文學書籍,尤其是詩。記者從文字零星的碎片中隱約得知,或許是他自身不幸的遭遇,也許是他家父突然去世,或者是高考臨場失手,可能也會是失戀......但他閱讀眼底下白紙黑字的文學經典和詩歌,對他破敗傷殘的精神,無疑是一種慰藉和療傷,更是一種拯救和重建。

一個偶然,這個酷愛文學的小夥子,從一份有關文學的報道中,讀到了陸萍的一首詩《冰》。詩中,那驚豔的比喻,那種跳出自我又冷眼審視自身疼痛、殘酷到極端的表現手法,給類似命運體驗的他,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也讓他從此牢牢地記住了詩人陸萍的名字。

筆者覺得,這世界上兩個毫不相干的人,會在不同的時空中,同樣被對方震撼到,一定是一個傳奇故事的不同尋常的前奏。

當二十多個春夏秋冬過去之後,詩人陸萍又有一段長達十多年的沉寂期,但她對漫長歲月的凝神觀照,對自我心靈和存在的傾聽,從生命深處流出來的大量詩行,完成着她對生存意義的探尋與闡釋。近年來陸萍之所以獲榮多多,就是詩人對藝術不懈追求的必然。

再說遠在北部灣壯族自治區的甘蔗林裏的這個年輕人呢,也經受了三十多年的人生風浪,歲月的磨礪和洗禮,命運的歷練與拷打,他的靈魂也不斷昇華着對生存經驗的提煉與反思,並收穫着文學給他精神心智的滋養和力量;他不再是當年的毛頭小夥子了,他從小陳變成了老陳,他履歷豐厚,思考精深;他筆耕不綴,文筆老辣。他就是眼下這本書《陸萍詩歌賞析》的作者老陳,男,壯族,1967年生,他的真實名字叫——陳勝輝。

至去年秋天,陳勝輝對陸萍詩作的賞析,已經寫下將近有一本書的規模了。

著名文藝評論家劉巽達認爲:《陸萍詩歌賞析》呈現了詩文俱佳的盛景。這是一本在時代文學的田野裏,靠文學自身的力量,頑強地長出的一棵”野樹“。野樹的生命力總是異乎尋常的:你看,詩人與評家,事先既沒有聯手,更沒有呼應;既沒有什麼課題立項,又沒有什麼經費來源;甚至既沒有目標,也沒有方向;只是憑着文學本身力量的驅動及靈魂內在的那種對文學的癡迷,於不經意間,卻雙雙抵達了文學創作中的某種至高。

所以,詩人與評家,既經得起商品大潮的喧囂,也耐得住歲月深處的寂寞;既是詩人在市場經濟中的勝出,又是文學在網絡世界的盛事;既是文學創作中立得起來的一部作品,也是在文壇能傳得下去的文本。文學到底是什麼?筆者在這個故事的採訪中,似乎是近距離地感知到了。

很快,在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作協原祕書長臧先生及社會人士的關愛與大力支持下,這本書進入了出版的倒計時。

出版社按慣例,認定署名應該是“陸萍、陳勝輝”兩個人。陳勝輝覺得這本來就是題中之義,而詩人卻認定自己從來就沒有參與,不該署名,所有選詩,都來自老陳他們在網上或公開出版的詩集裏。但是出版社沒有采納詩人的主張。

在全書定稿期間,上海方面還是收到廣西陳勝輝發來的一篇篇賞讀評論,更是在書稿發排時,陳勝輝仍有新寫的賞文發來,他甚至在文後附言:”即使來不及進書,也無妨。”到了書稿三校時,賞析文章竟然達到了八十多篇。

陸萍再次表示:高山流水遇知音,得一知已足矣。書上署名該陳勝輝一人。出版社認爲一詩一評,兩者作品各佔一半,共同署名是最合情合理的做法。詩人堅持:”我棄權,這是我的民事權利,可以立據爲憑!”

知情者感嘆着說:詩人和評家是以各自執着的方式,在向對方致敬!

詩人與陳勝輝得知後,不約而同地說:不!我們都在向詩歌致敬!

採訪到這些小細節,筆者如踏進了文學的聖地,一種聖潔的感動油然而生。

無疑,這是一段美好的文壇佳話,無論於網絡時代的這個傳奇,還是於出書前後的名利謙讓,其本身美好的品質,在時下物慾橫流的生活中,顯得特別可貴。我們應該向這種美好事物的內在蘊含的精神——致敬!

當然,這本《陸萍詩歌賞析》的誕生,也是網絡所創造的機遇,是現代的電子科技,纔有可能將茫茫人海中的兩個毫不相干的點,神奇對接,霎時電光閃閃火花灼灼,憑空書寫了這本書的前世今生。

陸萍簡介:

亞洲詩歌中心成員、中國作協會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出版詩集《生活過成詩》《玫瑰兀自綻放》《有隻鳥飛過天空》《細雨打溼的花傘》《夢鄉的小站》《寂寞紅豆》《陸萍短詩選》(中英文)與散文集、紀實文學集《走近女死囚》《一個政法女記者的手記》《獄牆內外》《黑色蜜月》《高貴的脊樑》等二十餘本。作品被改編成話劇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公演、被譜曲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奏灌製唱片風靡全國、被編進中學教材、繪成連環畫出版、製作成套賀卡發行等等。曾應邀赴印度、日本、韓國等出席國際詩會,獲“亞洲詩壇明星”稱號。隨中國作協赴臺作兩岸交流獲臺灣新詩學會頒“弘揚詩藝”金牌。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並獲國內外多次大獎。

陳勝輝簡介:

廣西壯族,60後男士,筆名老陳等。有評論、詩、散文等發表。著有評論專集《陸萍詩歌賞析》、詩集《老傷》等。

本文作者小賀簡介:

原名賀雅麗,驕陽之聲文學社社長,鳳凰詩社大洋洲總社副社長,山西藝術家協會理事,中華誦讀聯合會會員,及多家網絡平臺特約主播。16年開始創作現代詩歌並在《中國詩歌報》《長江詩刊》《鳳凰詩社》《山東文學》《資江文化》《秦海明月》等各大網絡平臺刊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