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族長得知家族子弟金榜題名博得功名後,竟直接開除其族籍。不過當消息傳到朱家家主那裏,他卻大驚失色,多次上門勸導朱尚孟及其母親,希望他們不要貪戀功名。

在我國古代,曾有着四件喜事,最爲古人所開心。它們一爲久旱逢甘露,二爲他鄉遇故知,三乃洞房花燭夜,四是金榜題名時。而在這四件事中,金榜題名無疑是其中最讓人自豪、也是激動的事。畢竟,哪個考生不想“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又有哪個家族不爲自家族人做了官而自豪?然而在清朝年間,卻還真有一家反常不已。當族長得知家族子弟金榜題名博得功名後,竟直接開除其族籍。這就讓人有些奇怪了,這到底是咋回事呢?故事還得從當時說起。
朱尚孟,是廬江大家族朱家的子弟,也是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後代。由於祖先的偉大,朱家族人好學成風,文理優秀,一度成爲美談。而朱尚孟雖然家境一般,但也不願墜了祖先的名頭,只想好好讀書高中進士,從而光宗耀祖,告慰先祖在天之靈。
看到兒子如此努力,母親對此也非常支持。不過當消息傳到朱家家主那裏,他卻大驚失色,多次上門勸導朱尚孟及其母親,希望他們不要貪戀功名。對此,他再三表示:知識是用來傳承的,而非做官,本分務農纔是上佳之選。
對於族長的勸告,朱尚孟絲毫不當回事。時間一長,還認爲是族長在刻意針對他,甚至不再見族長。無奈之下,族長放棄了對他的勸諫,聽之任之。
1677年,朱尚孟考取功名,中得進士。朝廷特意降下恩旨,命他去浙江做知縣。此時的朱尚孟無疑春風得意。憑藉寒窗苦讀,自己終於取得了如今的成就,雖然只是個七品官,但隨着自己的政績,必然還能得到提拔,未來可謂是一片光明。爲此,他廣邀賓客及家族子弟,想將自己的喜悅,與大家共同分享。然而當族長聽說此事後,卻是愁容滿面。不久後,他便將族人聚集,並宣佈了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將朱尚孟開除宗籍併除名。
此事一出,整個朱家譁然。人人都不知道族長爲何如此,只當族長和他有怨。而朱尚孟心裏也非常不爽,遂與廬江朱氏再無來往,舉家搬遷浙江,過起了官老爺的生活。直到34年後,朱家後人才明白了當年家主的睿智。
康熙50年,清朝爆發了著名的“南山案”。因爲這場文字獄,無數官員文人,都被牽扯其中,而朱尚孟也在此列。不過,由於朱家提前撇清關係的緣故,廬江朱家並未受到牽連。此時族人才明白了族長當年的用意:如果當年朱家藉着這棵樹乘涼,那如今還會有朱家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