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观众在拍摄展出的飞机模型。 当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闭幕。(新华社记者 刘芳 摄)

(环球网11月14日报道)在13日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聚焦了在第12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矢量版歼-10B、歼-20等国产新型战斗机的震撼表演及其背后的故事。

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第一次亮相珠海航展,一口气完成了眼镜蛇机动等一系列经典炫目的高难度动作,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矢量发动机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隐形战机歼-20第一次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进行公开飞行表演;八一、红鹰两支飞行表演队共舞蓝天;多种国产战机同场竞技,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热闹背后的门道。

双机低空盘旋、上升转弯、单机加力盘旋、战斗转弯、单机大仰角拉起,正式列装空军部队后的歼-20隐身新型战机在此次航展上也进行了编队飞行,这是中国空军歼-20战机以“新涂装、新编队、新姿态”首次进行公开飞行表演。在此次飞行展示中,歼-20战机完成了不少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充分展示了歼-20战机良好的操控性能和优异的作战性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歼-20战斗机总设计师杨伟介绍:“歼-20本身它第一个突出隐身,第二个它突出远程的打击能力,第三个突出的是信息化作战的能力。而这些突出的点,在航展上实际上都不能展示。”

杨伟表示,在航空武器发展过程中,第三代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不是我们定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它们的战略需求、突出重点而定义的。在第四代战斗机之后,咱们可以叫第五代、第六代,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定义,而且它们的战略需求和我们的战略需求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说真正未来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无论从需求上还是技术上,都会不一样,在飞机形态上也会不一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