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失敗不可怕,他二次創業賣蒸飯,再次獲得人生財富

馬少峯在大學畢業後曾和朋友合夥開了兩家廣告公司。世事難料,2009年,馬少峯的母親突發重病住院治療。

那段時間,他每天白天要在公司工作,晚上還要在醫院照顧母親。幾個月下來,馬少峯身體被累垮了,攢了幾年的積蓄也花完了,最終不得不將廣告公司轉手給他人經營。

2010年,馬少峯決定再次創業,他將目標放在了快餐加盟行業,獨闢蹊徑,主營蒸飯這個在當時並不常見的餐飲加盟項目。

馬少峯說,之所以選擇餐飲加盟行業,是因爲自己在肯德基、麥當勞等西式快餐店喫飯時,總會萌生一個問題:西式快餐能在全球遍地開花,中式快餐何時能漂洋過海?

爲此,他到很多地方考察餐飲加盟行業,最終選擇了營養健康、頗有文化味兒的蒸飯。

他反覆試驗,研製“蒸味菜系”。

由於資金有限,馬少峯的蒸飯館起初僅有30平方米,只夠擺5張餐桌。

爲節省開支,他只聘了一名廚師,自己負責採購,妻子解旭雲既當收銀員又當服務員。

人工省了,功夫可不能省。

他買來各種各樣的食材、調料、蒸飯設備等,每天晚上都在廚房裏研製“蒸味菜系”。每道菜的口感是什麼樣的?調料放多少合適?蒸多久既好喫又能保證營養不流失?

對於從未專門學過廚藝的馬少峯來說,這些都是靠着反覆試驗一點點摸索出來的。

馬少峯爲了讓自己的蒸飯有新意,他還經常到全國各地向同行和專家請教,瞭解各地的餐飲加盟行情和味道,融合到自己的“蒸味菜系”中,推出新的菜式。

隨後,馬少峯與一家招商信息平臺合作,讓自己的蒸飯走上連鎖之路。馬少峯負責不斷研製新的“蒸味菜系”以及保證蒸飯品質,推廣、招商的事則交給該招商信息平臺,以發揮各自的長處。

“正是靠着開發與營銷雙軌運行的模式,我的蒸飯館開始出現在全國很多地方,目前已有30餘家加盟店。”馬少峯說。

隨着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餐成爲很多人的就餐選擇。與傳統餐飲加盟行業相比,中式快餐是一個相對空白的市場,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且“蒸”出的食物有不破壞食材的營養成分、原汁原味等優勢。

因此,着重研發更多的“蒸味菜系”,從而適合不同年齡層次人羣的口味。同時,要切實保證產品的品質,用優質的“蒸味菜系”讓老顧客帶來更多的客源。

馬少峯找準市場,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賺錢的7000種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