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卢思道·《从军行》节选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明长城全长6259.6公里的人工墙中,只有8.2%保存状况尚好,而74.1%保存较差或仅余基底部分。

保存较好的长城遗址亦存在坍塌、倾斜之虞。

明初,为便于管理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把长城沿线划为九个防守区,称为九边,亦称九镇。甘肃镇处疆域最西端,在明西北边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明实录》记载,西北四镇防区内共发生战争857次,其中甘肃镇为382次,约占总数的45%。

主要原因是其身处西端番地,地形狭长,三面皆敌,防守难度尤大。曾主持修筑边墙的名臣杨一清在弘治年间曾说:“甘肃一镇,自兰州渡河,所辖诸卫绵亘二千里,番虏夹于南北一线之路。其中肃州嘉峪关外,夷羌杂处,盗寇无时,自昔号为难治。”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明时期全图可窥其守之诸边皆难,而辽东、甘肃尤难。

我们从酒泉市肃州区出发,经399乡道导航至边湾滩,长城近在眼前却隔着茫茫碱草地。往返返不经意,看到一丛高大芨草的阴影下有个人蹲坐在那里。这可真是个好地方,目之所及的唯一阴凉处。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张明弘老师问,这里有路通往长城脚下吗?大姐说,向南再走一点有条不起眼的黄泥路,直走过了闸门向北就到长城脚下了。张老师问,您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孤零零的坐着。大姐说这是边湾滩农场,你看远处有我的羊。由于地势平坦,所以用眼睛舒舒服服放羊就好。还聊起,农场每年收购大家种的农产品,比如啤酒花的钱来算工资。种地的空闲再去放羊,所以一年能赚三四万来养家。

最后,我们问种的地在哪里呢,这里都是盐碱地可不好长庄稼。大姐说,在另一边,宁可在台风里放猪也不在盐碱地里种庄稼。因为在台风里猪是能飞上天的。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2018年8月18日

千里戈壁无草木,祁连山下绿洲多。

甘肃地形狭长,呈西北东南方向。南依祁连山脉和陇南山地,北临河西走廊北山和蒙古大漠戈壁,西有河西走廊,东陇中河谷。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和地形条件特殊,甘肃自古就是征战用武、兵家必争之地。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边湾认江南。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找到大姐提及通往长城脚下的路

戈壁滩常年干旱少雨,但是边湾滩却不一样,它是戈壁上的一小块绿洲。据说,六十年代到此支边的十一连战士们就曾驻扎在长城下,由于条件艰苦,在房前挖个半米深的小坑,便能解决饮水洗漱。闲时沿着小河散步摸鱼,或挑捡鹅卵石珍藏,回家探亲时还会带上一壶给家人品尝。当然,现在的水势已经发生了萎缩,但正是这些绿洲,托起了汉唐时代连接中原与西域的辉煌丝路,也给予了这片干旱土地生动而明亮的表情。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像江南水乡的小河道,弯弯曲曲间衍生出无数的缠绵。

每年一到早春的返浆期,土层里的水份会泛出地面,脚一踩就会出现一个水汪汪的脚印。过了返浆期,地面水干了,便又会泛出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借盐碱地上柔软的芦苇的摆动,夯土长城与风对抗,被磨砺得骨质疏松,倒塌不起。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绿意的希望带来了长城的死亡

边湾滩的长城是就地取土,版筑夯实而成,受到风蚀、沙漠化、盐碱、冻融、动物活动和植物生长等自然侵蚀影响。如弓如垛,颇有露出龙骨之势。诸多坍塌处可以看到把新草压住的痕迹,而且保留着块状,说明坍塌的时间并不长,一场沉默的犯罪。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一块土,从长城上掉下来,就什么也不是了。

明时,修筑边墙的费用由朝廷承担。如万历初年,为了用砖修筑肃州、凉州、镇番、庄浪等地的边缘,就一次性地从国库中拨银1.79万余两。与之相对,在明初朱元璋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官员贪污达到60两白银的就直接斩首。虽说,明时官员的俸禄低得很不人道,以至于很多官员家徒四壁。著名清官海瑞死时,房内因买不起新布到处吊着旧布帘子,家里人都穿着补丁衣服。家里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棺材也买不起,出殡的钱还是大家凑起来的。

也许朱元璋生活节俭的生活中,还有一个道理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长城纳岁月风尘,一个王朝几百年间无数人力财力来修建的防御工事,莫不因统治者体验到了战争的苦涩,战争是一场再最沉重不过的话题。它们原本是坚固的军事防御工事,如今却犹如风中之烛。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得不玩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游戏。古人懂得,我们未必全然懂得,近三成的长城已然在消失。林徽因在《卧佛寺的平面》一文,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池的四周原有精美的白石栏杆,已拆下叠成台阶,做游人下池的路。不知趣的,容易伤感的建筑师,看了又一阵心酸。其实这不算稀奇,中世纪的教皇们不是把罗马时代的庙宇当石矿用,采取那石头去修‘上帝的房子’吗?这台阶-栏杆-或也不过是将原来离经叛道‘崇拜偶像者’的迷信废物,拿去为上帝人道尽义务。‘保存古物’,在许多人听去当是一句迂腐的废话。‘这年头!这年头!’每个时代都有些人在没奈何时,喊着这句话出出气。”

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综艺旅游节目无论是之前的《花儿与少年》或是最近《妻子的旅行》,长期朝夕结伴相处的旅行是友谊与默契的大考验,寻根长城之行亦是如此。乡下卫生不好,有时虫子叮在饭上,但是现在想想,还是那个味道好,赶赶飞虫夹夹菜,现在再想那个味道而不可得。当时只是苍蝇事,过后思量倍有情。人生很容易自己骗自己说着苦与甜,觉时恋梦梦恋醒。由左向右王子心、张明弘、白丹妮、冯旭,同甘是共苦,共苦也是同甘,我们寻根长城战友情。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那天天空如玻璃般晴朗,披覆着野草的绿色长城,它在岁月的激荡下渐渐崩塌,形成一道道低回的皱折。顺着它的方向,可以看到嘉峪关悬臂长城的青黛色的山脊,顺着山脊下去不到五公里便是嘉峪关,距离嘉峪关7.5公里处是有万里长城第一墩之称的讨赖河墩。

从2014年辽宁虎山段长城开启的明长城北线之旅的终点近在眼前,是什么把我们引向了这里,未来又会怎样。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你又有着什么方向。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我们把这段旅程称为【寻根 ·长城】 ,就是想通过对长城的一路考察,走进长城历史,梳理长城文化,寻找那些遗失的传统长城文化根脉。去弘扬长城文化,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长城文化对于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寻根·长城|绿茵铺地盐碱地 残墙销魂边湾滩

张明弘,1971年生于济南。现任教于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会研究员,渤海大学山水研究所副所长,渤海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章丘国画院院长。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酒泉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张明弘 更新:2019.05.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