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治醫生陳小芳告訴交匯點記者,心源性猝死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驟然喪失爲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非心源性猝死也稱非心臟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臟以外原因的疾病導致的突然死亡,比如肺栓塞、哮喘等引發的猝死。

交匯點訊 11月27日中午,浙江衛視《追我吧》節目組發佈聲明,稱在第九期節目錄制中,當期參與嘉賓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節目現場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救治,並緊急將其送往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佈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錄製節目時心源性猝死 南京專家:發病最初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高以翔錄製節目時心源性猝死 南京專家:發病最初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

心源性猝死是什麼?哪些原因會引發心源性猝死?當身邊的人因爲心臟驟停倒地時,在身邊的人第一時間應如何反應?交匯點記者第一時間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有關醫生和專家。 在中國,每年有近60萬人發生猝死,相當於每天1500人猝死。猝死分爲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也稱爲心臟性猝死,它指由於心臟原因導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在猝死中佔比達70%。非心源性猝死也稱非心臟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臟以外原因的疾病導致的突然死亡,比如肺栓塞、哮喘等引發的猝死。 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治醫生陳小芳告訴交匯點記者,心源性猝死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驟然喪失爲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源性猝死的最終死亡原因是發生了致命性的心律失常所致,包括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心跳驟停。絕大多數心臟性猝死發生在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 引起心源性猝死的疾病有以下幾種:冠心病心肌梗死、各種心肌病尤其是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先天性或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瓣膜病如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等。其中,心肌梗死在秋冬天氣寒冷時多發,其他疾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 運動誘發的猝死,當事人多數有潛在器質性心臟病,可能運動後誘發了心臟性猝死。 陳小芳提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及熬夜。需要定期體檢,定期心臟科門診隨診,有胸悶心慌頭暈等不適症狀要隨時到醫院就診。 人的心臟驟停發生後4-6分鐘內,將開始發生不可逆的腦損害。所以,在心臟驟停發生最初4~6分鐘是黃金搶救時間,有效實施心肺復甦將贏得寶貴搶救機會。

如何進行心肺復甦,請看下面這段視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