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笑谈:XTScore】利物浦2-0富勒姆——再谈阵型,以及“右路走廊”

=

作者:靴室笑谈社

微博:https://weibo.com/brchat

XTScore

前言:

新的赛季,靴室笑谈社【XTScore】栏目将进行改版升级,原有的赛后球员评分环节暂将不再作为核心内容展现。新的【XTScore】将提供更多元的报告和点评。而我们也会不断继续优化升级,欢迎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一、战术简报

点评人:鸡队

【关于阵型的观察与战术选择】

沙奇里周中没有随队去征战红星,而周末对阵的富勒姆实力并不强,这基本就预示了沙奇里周末会出现在首发上面,那么疑问也就在于到底是4231呢还是433呢?

这里面一个比较直观的区分点,在于前腰位置的球员,到底是更倾向于前场做球,还是更倾向于回中后场帮补接应。而首发出来基本也预示了,大概率利物浦这赛季对上下游的队伍会摆出4231的阵型,意思就是,相对而言让出本方的一些空间,以获取对方的一些空间。

【富勒姆的三板斧和利物浦的问题与控制】

富勒姆主帅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也提到过不会采取大巴的方式去对抗利物浦。比赛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一如富勒姆主帅的想法,抢开局,打很深的高位逼抢,之后缓一段利用米特的支点能力,卡尔尼/许尔勒以及塞塞尼翁的跑动接应能力来打利物浦的反击。

必须说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一周双赛明显看出来对球员还是有所影响的。而范戴克这场几乎是我看他在利物浦这么多场比赛以来,第一次输那么多第一点球的比赛(当然也只是上半场)。以往范戴克抢高空一点跟吃生菜一样简单,而这场面对上半场的米特,也有可能受限于体能,总之就很难受。当然米特能做到的仅仅是一点的把握,再之后二点球员的处理,或是对于接下来球队的进攻,米特对富勒姆的帮助都不算大。

而富勒姆这边几个二点接应的球员,能力上都相对而言有点半桶水,小塞塞尼翁速度快但处理球显然还是小孩水平,许尔勒活动范围大但其个人能力一直都不算太强。

所以整个上半场而言,除却戈麦斯那次失误导致的小塞塞直接单刀对阿利松打偏(这个球也是范戴克挤不开米特输掉了第一点),也就是裁判吹掉的那个进球了。上半场的话,利物浦运气很好,那种球我个人认为非常难判断,边裁敢吹的话很有勇气。从丢球被取消到反过来进球,仅用时14秒。而进了一球进入下半场之后比赛就悬念不大了,无他,不是每一支球队都能全场高位逼抢而且保持阵线紧凑的。

富勒姆下半场完全被利物浦压制着的一点就在于米特体能的下降,于是富勒姆反击的第一把斧失去了,而另一方面,几位二点球员均不能算是带球突破推进的好手,于是反击的第二把斧也没有了。

反过来利物浦和切尔西踢得这么紧凑,就在于在吉鲁体力下降之后,切尔西仍然有威廉和阿扎尔持球反击。利物浦这赛季相对还是踢得比较稳,不求大比分,而保证球权更多的掌握自己脚下。

【法比尼奥是不是只能踢4231?】

这一段时间的4231,让我比较困惑的是到底克洛普是希望法比尼奥就这么固定踢4231的双中场之一呢,还是这样让他上去踢是为了给他找找感觉以便之后更好去踢433轮转后腰。这一点还有待观察。

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后者,原因其一在于如果真的用4231的话,那维纳尔杜姆这两年的改造就毫无必要了,两年前刚来的他顶替现在踢4231攻击中场的菲米尔诺其实没有太多问题,怼人,跑动,拉扯空间,接应,出球都能做到,现在改造后反而只能踢中场了。

其二,4231的前场四人组,需要有至少两个半很强的用球球员,你可以支点型很强,但另一个则需要带球出球稳定很强,而利物浦目前人员配置来说,还没有太多技术非常稳定好的球员,萨拉赫算一个,但是萨拉赫更多还要用在做支点上面,因为菲尔米诺做支点不太能够护得住球。沙奇里暂时而言的话,射门和传球两点非常实用,毕竟踢了这么多的10号核心位置的球员,最后一传一射能力很能够保下限。其问题还是在于对球队体系的适应性,对队友的熟悉度以及意识方面的转换。

二、局部点评

点评人:高密侯

这一期与大家讨论一下右路的这几个球员,和形成的一条“新走廊”。

(一)萨拉赫

数据:4次过人成功,4射3中门,打进第一球。

埃及人依然是本场比赛最有威胁的那个人,战术支点,突破手,机会创造者,终结者。本场比赛踢得很舒服,空间较多,输送充足,他的状态也越来越好,本场作为突前中锋的他,能于对方核心区域防守密集的地方辗转腾挪,充分展现过硬的背身持球能力。本场比赛依然跑出了一大堆得分机会,只进一球除了对面门将发挥出色外,萨拉赫要更进一步的话,需要尝试提高一档其本就不算太差的逆足射门能力。另外本场传球成功率创新低,也是他一直和三叉戟另外两个没配合起来的一个现象,需要特别注意。

(二)沙奇里

数据:2次KP,4射1中,1次传中,1次封堵射门,有意思的是0次过人成功,打进第二球。

笔者在对阵卡迪夫城的XTScore里就说过,随着沙奇里出色的表现和特质,克洛普肯定会逐步尝试将其融入到首发攻击体系中。而沙奇里的技术、突破、远射、威胁球脚法都是利物浦目前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他在前场的抗压持球能让萨拉赫不用再频繁回撤到远离禁区的地方拿球,巴塞尔双骄在右路肋部的中短距离钻营连线也似乎意味着一条新走廊的雏形。

(三)维纳尔杜姆

数据:95.2%传球成功率全队最高,1次抢断1次解围,0次kp。

荷兰人比赛当天是寿星公(双11出生,租借流浪者的肯特也是,但后者没进当天比赛大名单),从数据上看,维纳尔杜姆奉献了一场并不出彩的比赛。这和红军压制中场有关,也和对方绕过中场以高点和边路为主的快速反击打法有关。维纳尔杜姆要做的就是在法比尼奥带球向前时拖后补锅,在阿诺德前插时补边兜底,在萨拉赫和沙奇里把球带窄时接球扛人。稳定是本场寿星公的专属名词,他是整条右路能肆意冲击的保障。

(四)阿诺德

数据:2次KP(和罗伯森一样),4射0中,8次传中2次成功(罗伯森8次传中1次成功),传球成功率73.2%(罗伯森87.8%),2次抢断2次拦截2次解围(数据和法比尼奥一样,罗伯森为1抢断3拦截1解围),2次争顶成功,助攻萨拉赫打进第一球。

阿诺德的数据其实充分点出了他本场的亮点和问题:积极的进攻意识,较好的无球跑位,凶狠的拼抢,一脚高速具威胁的长球;但伴随着的是较为急躁的处理球时机,传射精度的不稳定,脑子发热后的回防效率问题。

事实上从场上的肢体语言看,1998年出生的阿诺德似乎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参加世界杯后仅休息两周,没有和改变战术后的球队有更多合练,主防一侧本赛季多次被针对,外界质疑之声络绎不绝。

很多人喜欢拿另一侧的罗伯森与阿诺德比较,事实上确实罗伯森更稳定也表现更出色,但不要忘了1994年出生的苏格兰人已经有着5年以上苏超、英冠、英超的职业球队征战经验,而TAA从U23联赛到英超只有一年不到的顶级联赛首发经历,面对不同对手要如何针对性处理,需要更多积累和挫折,套用一句话来说,“英雄池太浅”。

那么阿诺德是否应该撤下首发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可以预测TAA依然能得到较多机会:

一是从战术上看,阿诺德对比克莱因、戈麦斯等竞争者的较大优势,是其能通过一脚高速长传球(甚至比亨队、米副的长传更快更准)和萨拉赫连线。这个套路即使到了欧冠决赛对阵皇马的级别里依旧打出效果,除此之外他在挑传禁区、边路和萨拉赫短传配合上也颇有默契,能放大球队核心的作用,这就是阿诺德的立足之本。

二是从户口本+青训看,阿诺德地位得天独厚。不要言户口本必讨伐,一个王朝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户口本的出色表现,同时成为连接外籍球员的桥梁以及为比赛形势争取资源。而边后卫,笔者认为是能将英格兰户口本技术及意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一个最合适的位置,就像罗伯森,只要他防守稳定、肯拼肯跑、有一脚助攻脚法,那就已经非常让人满意了。而阿诺德要做的就是像苏格兰前辈一样提升回防意识,提升处理球合理性和稳定性,成为核心球员的稳定僚机,这样的青训就已经足够优秀。

(五)右路走廊的雏形

过去,由库蒂尼奥左路持球作为强侧,萨拉赫作为弱侧跑出机会的横向套路已经随着巴西人的出走而终结;上赛季中后段马内左路持球辅以菲尔米诺回撤策应,张伯伦推进冲击,再由萨拉赫终结的套路,则随着本赛季反击空间的减少和张伯伦的伤缺而改变;本赛季对手刻意加强了肋部的布防和屯兵,同时利物浦为了增加控制力,球迷口中前场大片空间的“行云流水”三箭齐发画面已经很少再见到

如果通过稳定的套路配合打开局面,本场比赛克洛普从横向改为纵向,通过塑造萨拉赫-沙奇里-维纳尔杜姆-阿诺德的右路走廊,实现了具控制力和穿透力的进攻配套。

如前所说,沙奇里的右路持球能解放萨拉赫,而维纳尔杜姆右移兜住了攻击性较强的右路,阿诺德提供突如其来的前叉空间,中短传阵地输送有沙奇里,长距离反击输送有阿诺德,同时四人可以在阵地战时形成多个三角组合撞进禁区,虽然配合依然不够娴熟,维纳尔杜姆传球较为保守,阿诺德停传较为不稳定。

这一条走廊能不能稳固下来并解决防守风险增加的问题呢?如果可以,再加上法比尼奥、凯塔融入后串联起左右路,届时,拥有立体输送环境的萨拉赫,将无人可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