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不是所有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假期休假。一個月才休三天假,唐代官員也太慘了吧。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春節假期變成了超長版

那麼你知道古代的官員有多少天假期嗎?

在一月份的時候

人們還在討論春節假期太短不夠玩

誰想到這個小長假已經放到了四月

不過前幾天多省已經確定了部分年級開學時間

上了倆月網課之後,同學們紛紛表示:

從未如此期待過開學

不過對於上班族來說,我們已經習慣了

24小時待命、電話視頻會議、網慢得要人命

的線上辦公

今天就跟地理君一起穿越回古代

看看古人一年都有多少假期

官員休假早在先秦的史籍中已有零星記載

漢朝時官員休假制度已經形成

並隨中國封建社會官僚制度的完善而確立後

歷朝又不斷調整和補充完善

漢朝

五日一休沐

漢朝時休假制度寫入《漢律》:

“吏五日得一下沐,言休息以洗沐也。”

意思是官員每工作五天就放一天假

回家休息,洗去平日裏的污垢和疲勞

稱爲“休沐”

除了這種常規的“周假”以外

漢代政府還規定了節慶假日

每逢夏至、冬至這兩個節氣

官員們會獲得五天的假期

《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

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也就是說冬至日前後,百官放長假休息

假期休完後,選吉日辦公

所以漢代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唐朝

全年1/3時間都在放假

到了唐朝,國事繁忙

朝廷把五日休沐改爲“十日休沐”

官員每工作十天放一天假

分爲上、中、下旬各一天,稱爲“旬假”

看到這有人會想:

一個月才休三天假,唐代官員也太慘了吧!

其實不然,唐代的法定假日是非常多的

在唐令中,專門有《假寧令》規範了

官員的放假和請假制度

據統計,唐宋兩朝的節假日種類最多

時間最長,達到百天以上

唐代每年都有兩個“黃金週”

春節、冬至各休七天

寒食、清明連放四天(德宗時增爲七天)

中秋、夏至、臘八各休三天

立春、春分、立夏、立秋、秋分、立冬各休一天

每逢元宵節、中元節、端午節、重陽節等

也各有一天的假期

連老子誕辰、佛祖誕辰、皇帝生日都有假放

根據季節的變化,還有“田假”和“授衣假”

全年法定假日共計113天

圖自《中華遺產》2012年4月

你以爲這就完了嗎?不

在唐代還有因私休假,比如

每三年或五年可請15到30天探親假

婚假9天,參加親屬婚禮可根據關係遠近

請1-5天不等

看到這,你是不是非常想去唐代了?

但不是所有唐朝人都按照法定的假期休假

比如私塾老師和學生,春節假臘月二十就開始放

正月二十纔開學,整整放了一個月

跟現在的寒假一樣

還有一些大臣和高層官員

大年初一要給皇帝拜年

退了朝之後才能回家跟家人團聚

有的人永遠沒有固定的休假,比如農民

宋朝

繼承唐朝典制,一言不合就放假

到了宋代,休假不再是“公務員”的特權

做一般勞務的人也享有了一定的假期

宋朝基本上是繼承了唐朝的“旬休”制度

但是也做了一些調整

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爲北宋休假的初創階段

《宋會要輯稿》記載:

“歲節(春節)、寒食、冬至,各假七日

聖節(太后、皇帝生日)、上元、中元,各假三日;

春秋二社、上巳、重午、重陽、

立春、人日、中和節、春分、

立夏、三伏、立秋、七夕、

秋分、授衣、立冬,各假一日;

夏至、臘日,各假三日;諸大祀假一日”

一共放54天(不包括旬假)

到了宋神宗時期祠部重定假日,全年休假76天

加上旬假,假期少說也有112天

當然和唐朝一樣,宋朝也是有特殊假期的

家中有人生老病死、婚喪娶嫁都可以請假

如若父母去世,必須解官回到祖籍

爲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

這種傳統的道德禮儀制度叫“丁憂”

(丁憂源於漢朝,直到清朝都有相關規定)

丁憂在北宋初期是不帶薪的

到了嘉祐七年,朝廷才規定

“橫行使及內臣昭宣使以上”官員

服喪期間可以獲得全俸

“節度使給其半,正任刺史以上給三分之一”

但對於一個官員來說

近三年的休假會影響到之後的仕途

所以,也有人爲了頭上的烏紗

對“丁憂”隱匿不報

朝廷對此的態度是絕不姑息,有相應懲罰措施

元朝

一朝回到解放前

元朝沿襲了唐宋“十日一休沐”的旬假制度

不過,忽必烈終於意識到這麼多假期

官吏都不好好工作了

於是他頒佈了一道聖旨

規定京府州官員,遇天壽、冬至,各給假二日;

元旦(春節)、寒食,各給假三日;

中元、十月一日、立春、

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給假一日

16個節假日加上36個旬假

一年總共也就只有52天法定假日了

明朝

假期嚴重縮水

到了朱元璋坐天下的明朝,假期縮水不少

因爲朱元璋本人非常勤勉、能喫苦

乾點兒工作是分內的事,何談假期?

朱元璋決定百官的休假制度是“每月五日給假”

這並不是每個月給五天假

而是每個月的五號放一天假

例行假日由漢代的五日一休

唐代的十日一休,調整爲一月一休

明代將大部分的傳統假期都取消

只有春節、冬至、元宵三節放假

元宵放十天,春節放五天,冬至放三天

其後,歷代皇帝逐漸有所放寬

會給朝廷官員增加元宵的假期

宣德年間,十日一休的旬假制度又回來了

明朝人民的假期就是看各代皇帝心情而定

清朝

假期就要連着放

清朝例行公休的假期,與明朝基本一致

主要還是:冬至、春節、元宵

這三個節日捱得比較近

所以清政府便以“封印”休長假的方式

把三個節日貫通,前後也有約一個月的假

因此,每至封印之日

官員們都會邀請同僚歡聚暢飲,“以酬一歲之勞”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人的休假方式

也在社會上流行起來

每七天休息一次,他們稱爲“禮拜日”

國人對此逐漸適應並也仿照實行“七天一休制”

現代

雙休日都休息不夠啊~

我國“雙休日”又是從哪年開始實行的呢?

有很多人自從上學以來就已經是雙休了

所以對於雙休日的實施沒什麼概念

其實雙休日是從1995年纔開始實行的

1995年5月1日,中國在全國範圍內

正式開始實行一週雙休制

即俗稱的“大禮拜”(每週休息兩天)

1999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規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

與前後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

(讓人又愛又恨的調休源頭啊)

2020年五一連休5天,4.26、5.9上班

2008年,五一長假在實行了十年後被取消

相應的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中國傳統節日

千辛萬苦盼開學

如今開學在眉睫

千呼萬喚始復學 拖箱扛包返校園

開學

+1

不休

紮緊口罩  防護做妙

安心學習  健康同行

武漢已經解封,城市正在復甦

各省市的學校也陸續開學

有的同學在假期裏技能點加滿

有的同學則是網課划水倆月不知悔改

開學了智商基本恢復出廠設置

但是也還有城市沒有確定開學、復工的時間

大家都在家等待着迴歸正常生活的一天

不管怎麼樣,經過這個漫長的假期

我們會更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