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

  水流情勢研究”國際會議

  1

  11

  月

  6

  日

  

  新華網

  第8屆“基於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水流情勢研究”國際會議在京開幕

  

  第8屆“基於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水流情勢研究”國際會議6日在北京開幕。與會代表圍繞“變化環境下的水文過程與水安全”大會主題,以及變化環境和無人區的水文觀測、變化環境下的河流情勢和水文極端事件、人類活動影響下地表地下水文過程模擬與預測等8個主要議題,展開爲期3天的深入討論與交流。

  2

  11

  月

  7

  日

  人民日報

  我國水文測站已達11.3萬處

  

  記者從第八屆“基於全球水文實驗與觀測數據的水流情勢研究”國際會議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建立空間分佈基本合理、監測項目比較齊全的水文監測站網體系,擁有各類水文測站11.3萬處,包括水位、流量、降水和水生態等監測站點。

  水利扶貧

  3

  11

  月

  7

  日

  新華社

  四川啓動水利脫貧攻堅三年行動

  

  記者7日從四川省水利廳獲悉,日前印發的《四川省水利脫貧攻堅行動三年(2018-2020年)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後三年該省水利脫貧攻堅行動目標,確保到2020年,四川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接近或達到省平均水平,因水致貧的突出水利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基本建成與全面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

  龍羊峽水電站水位情況

  4

  11

  月

  6

  日

  央廣網

  黃河“龍頭電站”投運31年水庫水位首達正常蓄水位

  

  記者從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獲悉,11月5日上午9時,被譽爲黃河上游“龍頭電站”的龍羊峽水電站成功蓄水至海拔2600米水位,這是龍羊峽水電站自1987年首臺機組投產發電31年以來首次達到正常蓄水位。標誌着電站主要運行參數達到設計值,將有效提高水庫的發電效益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接下來整個工程及水庫將接受設計水位下的全面檢驗。

  南水北調

  5

  11

  月

  8

  日

  人民政協報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開通五週年——高質量“送水”的背後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長江水出揚州一路北上,潤蘇北、濟齊魯。如今,不僅提供了沿線居民生活保障水、河湖生態水,更盤活大水脈,打造出一條黃金水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五週年之際,記者隨東線工程開放日暨通水五週年專家媒體考察團一行,發現技術調水、智慧調水、生態調水共同構成東線工程高質量“送水”背後的祕密。

  

  本文由“水利新語”整理發佈,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