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百事中國)在內蒙古達拉特旗解放灘有一個近萬畝的土豆種植農場。每年9月土豆收穫後,他們也要在田裏種上小麥或者玉米。但與那些種糧戶不同,種小麥賣錢並不是目的。“主要是爲了防風固沙,而小麥成熟後會翻埋入田,當做肥料。” 

而這個從沙漠中拔地而起的農場,已經成爲百事中國薯片生產的主要供應基地,更被百事公司奉爲體現企業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的標本。 

選擇在中國種土豆,是服從百事公司整體戰略的需要。由於優質土豆缺乏,使得百事一直到1997年,才得以推出自己的薯片產品。 

1998年,百事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在中國自己種植土豆。百事公司將目標鎖定在氣候適宜、但土地嚴重沙化的內蒙古地區。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是不能理解在沙漠中種植土豆的困難的。達旗農場地處庫布其沙漠的邊緣,沙塵暴肆虐。當地有句口頭禪形容是“春秋灰沙梁,冬季白茫茫”。“每年的5月,是持續半個月的馬鈴薯播種期。有時候一陣風颳過,播好的種會全部被吹出地面。”工作人員介紹。 

這只是百事公司種土豆遇到的困難中一個剪影。在1998年百事公司開始小規模實驗土豆種植前,這裏完全是沙漠。百事公司到來之後,最初做的事情是投資10萬美元修路。之後,纔開展從改良土壤、通過平整沙丘、種樹植草、防風固沙等一系列手段,使得沙化蔓延受到了抑制。 

百事公司亞洲、

中東和北非首席執行官

常勝捷(SanjeevChadha)

百事公司還在農場周邊植樹造林,幫助減少當地沙塵暴的影響。在達旗農場附近,是成片的沙柳和楊柳。達旗農場處於沙漠的最前沿,與百事農場相距1.2公里就是農民的良田。百事農場擔當了幫農民擋沙的重任,成爲當地農民耕地的第一道保護牆。

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民成爲達旗農場的僱工,學習土豆的種植技術,甚至成爲百事公司的供應商。更爲重要的是,百事公司治沙種植的模式爲當地尋找到一條可持續治理的方法。 

但百事公司並不想成爲一個種植專業戶。“如果有可能,我們還是希望培養更多的本土供應商。”農場工作人員介紹。實際上,百事農場的示範作用已經在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山東、內蒙古、甘肅等本土土豆產區,越來越多的種植者對於百事的這種模式產生了興趣。 

普通土豆畝產量爲1噸左右,每噸價格500元~600元,而百事提供的土豆畝產可達2噸以上,百事提供的收購價格是每噸1100元,這對於農民無疑有莫大的吸引力。在甘肅酒泉等地,農民通過各種方式組織在一起,2005年爲百事公司供應了13000噸土豆。

無論是在防沙還是在種植等方面都要耗費百事公司更多的精力和財力。但百事公司所看重的正是這種從沙漠到良田的改造過程。治沙還能獲得經濟效益,這的確是個高明的主意,一方面解決薯片生產的原材料,一方面防沙化也爲百事公司在中國贏得更好的口碑。 

這或許是百事公司沒有想到的。實際上,一直到2004年,百事公司才向外界公開了自己種土豆的故事。百事公司營運部總經理史嶽臣曾表示,百事的初衷只是爲解決自身的原料供應問題。 

百事還是會把種土豆的故事繼續講下去。正如百事公司總經理李春佳所言:“將專業優勢與社會的某個問題結合起來,一方面能推動這一問題的解決、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心,另一方面能讓企業本身從中獲利,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