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外地有同學事業非常好,我們也有互動和聯繫,我想問假如我想帶着孩子辭職去外地,意味着可能還是不可能。第一重,當我們真正開始擁有智慧,真正擁有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時,哪怕是我們早上學到了新的東西,但晚上就知道過去的自己已經不在了。

鍵詞:帶着整個家庭換一座城市意味什麼?

問:

我是一名臨牀醫生,女,奔四了。很想請教一個問題:

帶着孩子、老公,換一座城市意味着什麼?

我自己認爲是希望、成長、解脫和未知…

我的大體情況是畢業十幾年,上學就覺得畢業不想幹這行,原因非常明確,我認爲好醫生要平靜內心和穩定生活狀態,同時也要對抗得了自己工作中的身心疲勞,和考試晉職稱壓力……而這些我都沒有。

初入職時自己掙扎過,可是沒有扛過家人,也沒有扛過現在的工作。

原生家庭不是那麼理想,母親在我十七歲過世,我去年知道自己並非親生,過世的母親不是我的親生母親。但是她生前我是幸福的,她和我爸爸、哥哥都是疼愛我的。

其次,我要孩子的過程不是很順利,

要孩子後老公狀態一落千丈,簡直就是專門來消耗我的,各種絕望掙扎都經歷了,還是有想逃開現狀的念頭。

我外地有同學事業非常好,我們也有互動和聯繫,我想問假如我想帶着孩子辭職去外地,意味着可能還是不可能……我還想知道,作爲體制內的人,我需要怎樣去思考這個問題呢?

冷愛回覆

女主的故事,最讓我動容的地方在於:她陷入了無比瑣碎的消耗之中,我能感受到她內心這種煎熬、這種波折、這種絕望,這種掙扎。

目前來說,你的人生困擾,不是換一座城市,換一份工作就可以解決的。

這些問題背後都有一個最終命題:你缺乏生命的意義,要思考這一生究竟爲何而來?

你面臨的不僅僅是要不要帶孩子和辭職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生命的意義的問題。

這其實是絕大部分人在滿足溫飽之後產生的第一個疑惑:我這一輩子究竟爲了什麼而活?


換一座城市,只是你核心問題的外展。

對於這個終極問題,我這裏有個答案叫“朝聞道,夕可死”。

這個答案有兩重意思:

第一重,當我們真正開始擁有智慧,真正擁有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時,哪怕是我們早上學到了新的東西,但晚上就知道過去的自己已經不在了。

不斷的自我超越,不斷的新陳代謝。

在這個維度上,朝聞道夕可死,是過去自己的死亡。

第二重,當我們懂得了真正的智慧後,這一生至少沒白來。

正是因爲有了死亡,我們這一生纔有值得追尋的意義。

具體到你這件事情上,究竟應該如何去做?

首先,你要解決的是你生命中的一地雞毛,解決這些無比瑣碎,無比的消耗的事情。

世界的真相,對你來說還太遙遠。

你現在最大的痛苦,來自於你周遭這一切對你的消耗。

這時你最應該做的不是立刻換工作、換城市,而是學會給自己充電蓄能,學着怎樣從消耗中擺脫出來。

你現在剩下的所有注意力、時間、精力都可以來研究這一件事情:怎麼樣不再被瑣碎消耗?

我可以教你一個小方法:寫日記。

如果做不到每天都寫,至少每個禮拜要寫幾篇。

寫日記來回顧最近有什麼樣的人與事,值得你去感恩,又有誰值得你去讚美,還有誰值得你去送一份祝福?

把你的注意力調整到感恩、讚美、祝福這三件事情上來,做好了這三件事,你的人生就很有可能慢慢地走向正軌。

如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消耗。

如果沒有一個能夠去讚美的人,意味着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

如果沒有一份對他人發自內心的祝福,我們也很難獲得他人真誠的支持。

如果生命中缺少了這三樣東西,我們不能夠體驗到人生真正擁有生命力的東西。

先把這一件簡單的事情做起來,你的生活就會有改變。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文章